作為一個鄉下人,從來沒有覺得鄉下有多么地好,也沒有那么地爛。只是鄉下訊息的閉塞,使你不得不逃離,畢竟上過大學似乎什么都不一樣了。
大學期間,“文藝”、“簡生活”伴隨了我四年。我一直停留在一個美夢中,他們所訴說的那種與大自然親近,與時光作伴,懶洋洋地躺在落地窗的鄉下,曬著陽光與歲月同行,那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何樂而不為呢。
《離開北京去大理》一本打了我臉的書。作者在書中描述的一些生活畫面,是多少想要逃離城市還沒準備好逃離城市的人所向往的。沒有煩事擾心,養一只自己喜歡的寵物,一日三餐過后,只是靜靜地享受陽光。臥槽,那真TM太美了。
大學四年生涯結束,踏進城市空間,一切都不一樣了。開始為生計奔忙,每天朝九晚五,不知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生存的意義在哪里。去大理這種,傳說中的文藝到爆的城市走一遭,你就能成為那里生活的人或者能真切體會到那種生活的美妙。別扯淡了,那都是別人裝給你看到的,沒有錢都是鬼扯。
還有火爆一時的大冰,書中描寫的場景,成了大學生爭相追捧的“圣經”。我也悄悄地陷進去一段時間。不過,很快就走了出來。看到很多關于他描寫的對立面。瞬間就對自己曾經的幻想感到不適,不適身體上的不適,而是心里的不適。我對曾經的自己感到無知,SB一個。
大冰和《離開北京去大理》的作者都是“簡生活”的追求者。他們追求是資本的,金錢永遠是第一位。大冰,曾經的山東衛視主持人,生活在北京,有很多有錢的朋友,工作隨時都有,不缺錢。《離開北京去大理》的作者,是一位山西人,家里是不是“煤老板”不知道,但他的丈夫是地道的北京爺們,好幾套房產是有的,也是一位不缺錢的主兒。
他們離開城市,去所謂的流浪也好,享受鄉下生活也好。前提就是一個,他們都是不缺錢的人,只是暫時厭倦了城市忙碌的生活,去鄉下歇歇腳罷了。終歸他們還是要回到城市生活,畢竟孩子的升學問題依然是他們以后要考量的。
總歸一句話,裝逼的生活是要靠錢來支撐的。
(微信公眾號:一頭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