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大學時英語課本上的文章早已忘得一干二凈,唯獨外教課上發給我們的這篇英語短詩印象深刻,當時對詩的內容并沒有太深的感觸,只是隱隱覺得,日后的自己想要與眾不同。十多年后,走了很多地方,經過了很多的人和事后,突然覺得,這首詩就是自己人生的寫照。
周日早晨的陽光依舊溫暖燦爛,越來越喜歡深圳的冬天,空氣中有些微微的清冷,刮風的時候在陰涼處會覺得有點冷,但當你走到陽光下,就覺得溫暖的陽光包圍著你,每個毛孔都舒坦地張開了。
特別喜歡海天閣外的景色,園內的草坪,街道上的紅花,后面燕含山的樹,高低錯落,紅花綠草。一看到,什么煩惱都忘了。
想去一品軒吃個肉松面包,等到中午再去生態廣場上,坐在露天的座位上吃個午飯,讓陽光懶洋洋地照著自己,自己懶洋洋地看看廣場上休閑的人群,快樂的小孩跑來跑去,熱戀的情人依偎在一起,就覺得生活真是美好。突然想到好久沒去海景酒店喝早茶了,有點想念麥香流蘇包的味道了,便去了,挑了個靠窗的,透著窗外陽光和翠綠的位置坐下來喝早茶,翻開隨身帶的《思科九年》,這個周末已經看了一大半了,讀到這樣的字句,
“現在想來,那次其實是我最后一次懸崖勒馬的機會,如果那晚的我作了另外一個決定,也許之后幾年的生活也都會隨之改變了吧?誰知道呢。如果生命是一次電腦游戲,我一定會選擇在那天晚上存盤,日后可以把進度取出來試試另一種抉擇之后自己的命運?!?br>
(從海景回來,突然間有特別多的感悟,于是打開電腦開始在博客上碼字,在客廳里曬不到陽光的桌上,還真是有點冷,于是把板凳拿到陽臺上,電腦架在高一點的椅子上,剎那間,溫暖的陽光想熨斗熨過皺皺巴巴的襯衣,我的整個身心都打開了,平整了。我去燒點水,這么美好的時刻,我需要一杯碧螺春,她來的時候我們一起去買的碧螺春。)
"可惜,那個晚上只出現了一次,之后再無追回的可能。我甚至在日后回憶的時候恐怖地想到其實老天還是給了我慎重選擇的機會的:它讓那天的我在曉云他們回來之前有一段很長的獨處的時間,也許它想讓我慎重考慮,因而用一只神奇的手指輕輕按下了一個無形的暫停鍵,它遠遠地冷眼旁觀,看我在它暫停地時候做了些什么--我一個人坐在那里抽煙,琢磨,起身開窗,若有所思,而后仿佛下定了決心昂首挺立?!?/p>
“也許當時看到這一切的它無奈地嘆了口氣,然后按下了那個繼續運行地開關,于是時間繼續向前流動:我拿定了主意因此不再猶疑,自己回到房間準備睡覺;小羽和那個公子早已鼾聲四起;曉云和一群人正在"興盡晚回舟”的車上,那輛車離我們逗留的小白樓越來越近。。。。”
在我自己的生命中,有哪些時刻,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如果回到過去,我做的選擇會有所不同嗎?
高考前,自己在本科第一志愿填下重郵的時候;
重郵畢業,自己在華為的擇業意向書上簽字的時候;
內蒙呆了四年,決定去海外工作的時刻;
兩年前,在東方銀座外面,給她一個后來改變了彼此命運的擁抱的時候。
現在看來,后面的選擇都源于最初的那個;而把重郵作為本科的第一志愿,并沒有經過所謂的深思熟慮,自己也并沒有意識這個選擇會對自己的人生產生那么大的影響。若干年后,在深圳冬日的陽光中,在海景花園租來房子的陽臺上,喝著剛剛沏好的碧螺春回首往事的時候,那更象有些隨意的無心之舉。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當時的班主任方老師把重郵寫在黑板上,告訴我們這個學校在招生報紙上漏掉了,自己有個學生前兩年考上了這個學校,還不錯。我一看是郵電專業,覺得還不錯,于是本科第一志愿就寫上了重郵,而不是之前自己想報的杭州商學院。自己能到重郵,完全是偶然,隨機的一次事件。
當初一個很小的選擇,經過歲月的不斷放大,竟成為影響自己一生的選擇。不是那次偶然,我不會去了華為;如果不是去了華為,我不會去海外工作;如果沒去海外,我早已在國內的某個城市結婚生子,為家庭奔波,又怎么會再遇到她。當命運的列車達到當初的岔路口時,我選擇了其中一條,于是今后的生活便在這條路上滾滾向前了。
重郵畢業,自己選擇了華為。相比第一次岔路口的歪打誤撞,這一次是自己的主動選擇。郵電學校的畢業生,一般有兩條出路,一是去如電信聯通的電信運營商,二是如中興華為的電信制造商。前者工作穩定,薪水不菲,但總覺得缺少了些挑戰和激情,心里老有個聲音在問自己“就這樣了嗎?就要走一條現在就能看到頭的路了嗎?”于是,我選擇了華為。
隱隱中,那時候對于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已經有所悟。
在內蒙呆了四年,到了動一動,變一變的時候,自己便決定去海外。很多年后,做決定的那一幕依然清晰可見,在呼市去昌平小區打球的路上,眼前出現了那么溫馨的畫面,在家里溫暖的燈光下,爸爸媽媽,我和親愛的她,守在一起吃晚飯,看電視的畫面。隱隱中不甘心就這樣安定下來,于是朝相反的方向跨了一大步,去海外。
如果有兩條路,一條是康莊大道,一眼就能望到頭;另一條是荊棘密布,不知道通向何方的。我一定會選擇后者,選擇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充滿變數的那條路,骨子里的冒險精神,讓自己做出了一個又一個這樣的選擇。
因為一直在外面漂著,沒有安定下來,因為那時候喜歡的一個女孩子不喜歡自己,所以一直是一個人。其他人大學時候就經歷的初戀,經歷的掏心掏肺,經歷的斤斤計較,自己要到三十多歲才經歷,還會象個小男生一樣,為特別小的一件事較真,變得敏感,甚至暴躁。
可我從來不曾后悔: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經歷別人經歷過的初戀;別人還沒有經歷過我年輕時的自由自在,風吹日曬呢。我喜歡曾經那個什么都不在乎的自己,我也喜歡現在這個再小的事也在乎得不得了的自己;我喜歡過去那個簡單,快樂的自己,我也喜歡如今這個變得敏感,有時候沉重的自己。經歷不同的事情,你會得到不同的歷練和成長,擁有不同的力量,毫不在乎的灑脫,或者在乎得不顧一切的力量。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可以重新選擇,我不會去做一絲一毫的改變。我感激自己在每個岔路口做出的選擇,那是我聽從內心聲音,忠實于自己感受的選擇,我也感激這些選擇給我帶來的一切。
“經濟學原理說人們在選擇一些東西的時候,就一定要放棄另外一些東西。這個世界的有趣就在于當你選擇的時候,并沒有一個所謂的正確答案在試卷背后等著你;而當你若干年后回首自己當初這個決定的時候,所謂對錯都已經毫無意義,你已經伴隨你當時的選擇走了這么多年。
你會無奈地對自己笑笑說,這就是命"
人生的選擇,也許沒有所謂的對錯。若干年后,你去回首的時候,你會慶幸或后悔當年自己做的那個對的或是錯的選擇??墒?,你怎么知道,如果當年你選擇了另一條路,你不會比現在更好,或者更糟呢。就算你真的知道,你也不能回到過去重新選一次。你應該做的,是看看現在,你可以為你的未來做怎樣的選擇。
林中有兩條路,有人會選一條,懷念另一條。
我會選一條,然后享受這一條。
我并不是說這就是命,我們只能亦步亦趨。也許第一次選重郵是命,純屬偶然;然而去華為,到海外,和她在一起,哪一次不是自己主動的選擇呢?
It's you who make your own choice and destiny.
Only the road you've taken ma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