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也就是2016年,我寫了一篇文章,名叫《速成時代》,現在也深以為然,三年后的今天,人們對速度的追求依舊沒有改變。昨天讀到笑來老師在關于英語學習的時候看到了一句話:“?多數?學英語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中最嚴重卻?最隱蔽的可能是這個:?多數?對短期收益要求太?,對?期收益要求太低。”
1. 我們妄圖通過2個月的學習,讓托福達到100分(滿分120分)
而真正能夠兩個月獲得托福100分,甚至是110分的同學往往之前就有很好的基礎,可能人家就是英語專業,可能人家心無旁騖每天有效學習8h+,而很多人雖說準備了兩個月,但實則每天還要忙著刷朋友圈,和朋友一起吃飯喝酒。
我的印象中,高中生的成績普遍很棒,甚至變態,比如剛剛7.14那次GRE考試(這還是研究生入學考試),我們了解到獲得最高分339分(滿分340分)的就是一名高中生。
2. 我們妄圖通過幾本書的閱讀,就想達到財富自由
而那些真正財富自由的人可能從小就有很好的家庭環境,并獲得了很好的教育,甚至可能在諸多領域都有涉獵、熟練,甚至精通
3. 我們妄圖通過幾天的勾搭,獲得對象
而真正能夠獲得對象并且維持長久關系的,往往是需要專一與用心經營,3天撩一下這個,2天撩一下那個,是很難確定關系的,甚至dating都很難約成功(我怎么好像很了解的樣子)
4. 我們妄圖通過一個月的鍛煉,讓體重減少10斤
而真正能夠成功減肥的家伙,要么持續跑步至少3個月,甚至更久(如我這個家伙,三個月,每周4次10km,減了14斤),要么控制飲食,配上每周3-4次的健身房,才獲得了自己想要的身材
再看看我們面對的廣告和各種產品:“7天練出一手好字”、“5天學會繪畫”、“一個月托福沖100分”、“快手”產品等,這里不研究可能性,只看營銷策略,其實是在滿足消費者“速成”的需求。不過這里我想再簡單說一下什么是速成,這個詞的定義是什么呢,字面意思是“在較短時間內迅速完成或成功”,根據大眾的期望,我想應該是這么定義的:“相較于所在的某地域或領域范圍的大多數人,能夠在短至少50%的時間長度內(比如別人10天完成,速成只需要5天,甚至更短的時間),還算不錯地完成某一件事請”。而我認為真正的速成應該是別人10天完成,每天可能只花5小時,速成則是5天,每天10小時,時間不能打折扣,但可能濃縮到更短的天數內,達到周邊多數人的10天的效果,而時間如果打折扣,頂多能說“勉強”完成某一件事情,雖不算優秀,但也入門了。
我們要不要速成呢,看是什么事兒吧,如果是想做成某一件事情,想要達到不錯的效果,或者想要迅速的擺脫原有的“低配置”狀態,當然越快越好,火云邪神說:“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而這里所說的快,其實還是應該靠增大學習時間的濃度來達成,像上一段所說的。而如果別人花100h學會,你只用50h就學會了,那說明你智商高,或底子好。其實我們知道還有一句話,“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按照現代人“三天打魚(打不到),(于是就)兩天曬網”的節奏,只要我們在某一個領域專注一段時間,就可以超過大部分人,成為二八原則中的20%
當然,如果慢下來,世界就想電影放了慢鏡頭一樣,你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菜與油在鍋里結合產生的香、書被輕輕翻過去的聲,還有愛人皺起眉頭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