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孩因為一頓年飯逃離男友家。
大家紛紛評論,有說素質不高的,有說勢利的,有說活該的……
唯獨沒有人說“算計”。
在做下決定的千分之一秒,女孩一定經過了盤算,最后做出逃跑的決定。
“算計”這個詞雖然聽起來很齷齪,但確是每一個頭腦正常的人做出決定前必然經歷的過程。
以新聞中的上海女孩為例,這些盆盆碗碗也許讓她想到了很多:
“靠,以后每年就吃這些東西了。”
“這背后該是一個多么傳統、落后的家庭?”
“他家有沒有欠債,有沒有七姑父八大姨的負擔?”
“會不會以后很難跟婆婆相處?是不是以后孩子要放在這里長大?”
但同時,她也會想想留住她的因素:
“我要走了,男朋友肯定很難堪。”
“老人沒面子,估計我跟男朋友也就黃了。”
“男朋友真的還不錯。”
“也不是天天在這吃,忍忍呢?”
“算了,天涯何處無芳草,還是別忍了。”
“忍的了一時還忍得了一世嗎?”
于是,在這電光火石間,她拿了一個主意:“逃”。
親愛的各位,你覺得這種算計和逃跑很猥瑣嗎?
那如果我告訴你,如果沒有這種算計和逃跑,我們人類可能都活不到今天。你會怎么想?
“戰或逃(Fight-or-Flight)”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最基本的應激反應。當人類還是猴子的階段,就學會了這種方法——看見一只小羊,會想著干掉它,看到一只老虎,立馬趕緊跑。
這種邏輯的意思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這種邏輯背后的深意是:我的算計一下我到底勝算有多大。
所以算計一點都不齷齪,除非腦子缺根筋,不然誰不算計?
邱少云在火里被燒死,難道他沒有算計過嗎?他當然知道被活活燒死的劇痛,但是更高的革命理想鼓動著他,這種價值觀勝過了疼痛。
女明星加入豪門的時候,難道沒有算計過嗎?她們當然知道豪門是非多,但是奢華的生活,讓人羨慕的社會地位向她們招手,這種誘惑勝過了她們對風險的恐懼。
章子怡嫁給汪峰,翁帆嫁給楊振寧,奶茶妹妹嫁給東哥,難道都沒算計過嗎?我不相信,我不相信這些自然而然就發生了。
人生如戲,誰不算計?
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看客,質問為什么老太太摔了沒人扶;為什么不扛著槍攻陷日本、炸沉臺灣;為什么一個矯情的女人可以欺負農民?
真的讓他身臨其境,他比誰都算計。
為什么呢?因為隔著電腦/手機屏幕口頭上逞強,他一點損失都沒有,只有道德優越感帶來的快樂。
每個人都會用算計的結果指導自己的行動,但大部分人會盡力掩飾算計的過程。
所以你經常聽到這樣的句子:
“我沒想那么多”——(其實,我前前后后都想過了,只是我想得快)
“沒什么好計較的”——(其實,計較完我才發現兩方都無利可圖,不如假裝豁達)
“我這個人比較直”——(其實,說這話的人一點都不直,只是自私加算計得比別人快)
“無所謂”——(其實,經常無所謂掛嘴邊的人最有所謂)
比起故意掩飾,算計一點不丟人。
活著本來就不容易,前前后后想明白再做決定有什么不對呢?
可問題就是,你算計的方法對嗎?
比算計更重要的,是算計的方法。
算計是有技巧的。在科學決策這個學科里,算計有三個原則:
第一是盡量多掌握信息;第二是科學的推理方法;第三,眼光放長遠。
大部分人生活在信息不對稱中。有一個笑話說,男人發感慨,“雖說每天賺十幾萬,但是這一天就輸掉4萬多,也不是個事”。很快有女的投懷送抱。巫山云雨之后,女的假裝不經意地說,現在經濟不好,你可要注意不要再虧錢了啊。男的說,怕啥,過年打“開心斗地主”的人多,兩天又能全賺回來。
由此可見,收集信息在決策過程中多么重要!
一頓飯嚇跑上海女的新聞里提到了個人家世背景,其實這是個多因素復合體,在這個多元快速變化的時代,錢在一個人的家世背景中只占很少比重。
現在的破房子,明天一拆就賠幾十萬;
現在的窮癟三,明天公司一上市,身價就千萬;
現在的鳳凰男,明天一被重用,就平步青云。
所以,算計沒有錯,但別只因為幾個小鐵盆就錯過了未來的機會。
其次,在有限的信息里合理推理,有助于抓住更多的衍生信息。有一個笑話說,男人抱怨,說家里插座多,總忘了拔手機充電器,買了50多個充電器了,還是不夠用。很快有女的投懷送抱。巫山云雨之后,男的問,你咋知道我是個富二代呢?女的說,誰家一處房子里能放50個充電器?
由此可見,合理推理讓你比別人掌握更多的信息。
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只是事實的冰山一角,通過推理一來可以驗證信息的真偽,二來發現隱含信息。
真正的富人,一般都不太露富。
很多有前途的人,出身都比較低微,人品決定他能走多遠。
孝順父母、愛動物、愛小孩的人都壞不到哪去。
喜歡看書的人比喜歡看電視的人容易取得成績。
所以,算計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很多幸福的女人不見得是因為運氣和條件比別人好,很可能是她們算計的比較好。
中國不是有句老話,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
可見,中國人老早就認識到算計的重要性。
最后,算計一定要算長線。看長遠!看長遠!!看長遠!!!
我在工作中有個發現:那些溜須拍馬屁的人成功比較快,但都走不遠。
因為他們算計的都太短了。
拍領導的馬屁,領導總有退休調崗的時候,到時候眾叛親離,你指望什么?
反倒是有些人,看起來無欲無求,張羅大家的事比誰都熱心,不求回報,最后反而厚積薄發。
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算計的是長線。
很多商學院也有這個現象,那些上來就換名片找合作,結交人脈的同學,反而找不到什么人脈。反而是那些談興趣談理想談情懷的人,能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伙伴。
這也正應了中國古代那句話:“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
無數的例子證明,對于婚姻來說,長遠的眼光是女人贏得世界最好的素養。
春田鎮的瑪麗·陶德出身貴族世家,心高氣傲,堅信自己會成為總統夫人。她有兩個夫君候選人,一個是30歲就意氣風發的眾議院領袖道格拉斯,一個是屢次失敗不太得志的實習律師林肯。
林肯的婚姻不見得完美,但這個叫陶德的女人卻用選擇證明了自己的眼光。
類似算計對了的還有。周美青在馬英九還是個窮學生的時候就跟了他,李安太太在李安畢業之后,養了他好幾年,直到他拍出了《臥虎藏龍》。
買過股票的人都知道,最好買那種被嚴重低估,未來有巨大升值潛力的股票。這種股票叫“潛力股”。
其實說白了,買潛力股也是一種賭博,逢低買進,賭它會漲,賭自己的眼光沒有錯。
你看,又是算計。
對事的算計相對容易,預期收益和損失兩相比較,選擇較有利于自己的那個。這個在英語里還專門有個詞,叫Trade-off,直譯為權衡。
對人的算計相對困難,因為變量太多,不確定性太強。前人總結了很多例子,最后得出一個結論,看人主要看人品。
所謂人品,包括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
有沒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有沒有人類共同信奉的普世價值以及如何用意識指導行動。
大抵這幾條都占著的男人,如果再愿意努力,就不怕不升值。
或者即便不升值,也壞不到哪去。
算計還講究算計精度和算計速度。
有些人電光火石之間就能知道對錯。有些人糾結到死都沒有結果。
像新聞里這個逃離的農村的女孩,至少在算計速度上還是不錯的。
至于算計精度,在我看來,主要靠人生閱歷。
有閱歷的人容易考慮的全面,做出更接近正確的決定。
但提升閱歷,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聽聽道理就能學會的。
閱歷,閱歷,需要“閱人無數”,也需要“歷久彌新”。
所以,從現在起,別怕算計,好好算計,仔細算計,用心算計。
人生不易,何處不算計,不過是給別人一個好交代。
人生如戲,誰能不算計,不過是給自己一個好選擇。
2016年,愿你我都能精打細算過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