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篇關于互聯網現金貸的報道《現金貸經理自述:互聯網金融平臺給我們輸血,催收部門讓我們害怕》,我們再次采訪了互聯網現金貸催收業內人士。小張干了3年催收,目前在“二流”的互聯網現金貸公司做催收主管,他為我們講述了互聯網現金貸催收的各種“貓膩”。整理稿件后發現,互聯網現金貸催收工作已經進入了“新常態”,即催收手段隱蔽化,催收監管嚴厲化,被催收賬款逾期延伸化。
催收直接“軟暴力”,“先禮后兵”已經不管用了
小張講,像銀行那樣的電話催收,每天按時打電話來通知或請求客戶盡早還款,還負責跟爹媽一樣講道理,還必須挑你或你親朋好友方便接電話的時間打來,愿意聽的時候說,否則就是騷擾。這種方式在銀行可能管用,但在互聯網現金貸不管用,根本帶不動回收、賺不到催收費,現在欠錢的人都是“黃世仁”了,催收人員不可能像“楊白勞”那樣軟磨硬泡,而是直接切中要害,用恐嚇、威脅等軟暴力辦法嚇?!包S世仁”。小張承認,現金貸催收很難回到“先禮后兵”的時代了。
當問及催收是否動用黑社會勢力完成工作,小張笑著講,給了第三方催收公司,他們找誰都行,找黑社會也是他們的自由,但在他來說,為了互聯網現金貸幾百、幾千元的小錢,哪里會為了這點錢真動粗,不敢、沒必要、也劃不來。他透露,的確有三方公司雇傭涉黑性質的員工,之前新聞就爆料過。
4
催收好比“諜戰”:工作必備“馬甲手機“,軟磨硬泡只為回款
小張簡要說了下催收的方式,當問及能否公布到網上時,他說不要緊,因為這幾個方法已經被用爛了,他們已經有了更新的方法。據他描述,最普遍的催收方法是“電話騷擾”,通過電話軟件定時給欠款人撥打電話,讓債務人煩躁不安,情緒崩潰,最后不得不換錢。第二個,叫做“通訊錄騷擾”,跟上面類似,只不過是他騷擾欠款人的關系人,比如父母,單位同事等。這些人被吵煩了,也會不耐其煩地催促欠款人還錢。第三個,叫做“移花接木”,其實在互聯網現金貸平臺借錢的,大多是多平臺共貸的,催收人員會推薦欠款人去更差的、利息更高的平臺借款,做一個資金“過橋”,把自己平臺的錢還了,然后,再從自己的平臺借錢。但結果呢,就不好說了。第四個,也就是被大眾詬病的“軟暴力”了,電話如果接通了,就一會來軟的、一會來硬的,一會體諒、一會說教、一會嚇唬,扮演各種角色,像拍“諜戰片”一樣,把欠款人腦子發熱,沒準就還了。當問及,催收號碼被拉黑的時候,小張說道,催收人員必備N個手機號碼,換著來。
史上最嚴新規來襲,假扮老賴“釜底抽薪”
當問及近期監管對催收工作的影響,小張總算是嘆了口氣,他講,對現金貸的監管趨嚴,在《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中明令禁止“通過暴力、恐嚇、侮辱、誹謗和騷擾等方式催收貸款”,這的確是影響到了我們的催收工作,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現在,互聯網現金貸逾期大面積爆發,一些中小平臺將之前的利潤大幅回下降,接近生死臨界點。在這種情況下,三流的現金貸平臺,在催收上就可能反而“加碼”,不只是給外包催收公司或催收員增加業務量和提成,還可能是在催收手段上,也會狗急了跳墻,趨于激進。而一二流的催收公司就“動腦子”,從大的層面改變局勢,他只說了一個例子:
老賴們會開群互相鼓勵欠錢不還,但有的腦筋靈光的催收,冒名進入這樣的群,私聊群主,直接免除群主的債務,讓群主促使其將“反催收”大群解散,甚至向群友謊稱已經還債“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