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家以前管父親叫爹。改革開放后年輕人出去打工多了,回來也讓孩子叫爸爸了。
我爹沒有多少文化,脾氣直,愛喝酒,經常喝醉,常和母親吵架。在村里當治保主任,家里經常聚他的朋友們喝酒,也沒有什么像樣的菜,有一塊過年殺豬的腌肉就是上好菜了。我也是總想湊過去吃一點,這是不禮貌的,父母經常說要懂規矩。有時父親高興會把我放在肩膀上,兒勾著我去地里干活,我看他高興也就放肆起來,揪揪他耳朵,他會學小豬吱吱叫……
到了叛逆期,覺得父親沒本事,搞得家里窮,不像別人的父親有能耐,和父親吵鬧過,也想過離家出走。 有一天父親突然去世了,所有的一切要稚嫩的我去面對,處處碰壁才知道生活不容易。等有孩子了,體會更加深刻了。
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我沒有說教的意思,只是用自己的感受告訴孩子們,珍惜感恩父母。因為出身背景不同,我們的父母也許不像別人父母有錢有權。但是他們對我們的愛不會比別人父母少。父母不需要孩子有多大的成就,只要平安快樂就是他們最大的安慰……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