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兩年前的12月31日,本來打算放下工作,好好看看電視劇,結果還是跨年晚會,出一只耳朵聽就夠了,便在朋友圈發表了一通跨年感慨演說!
當時過了年就是四十八周歲的“本命年”,覺得時光快飛的蠻嚇人的!感慨啦十二歲小學畢業沒考上喜歡的中學,二十四歲大學畢業沒能參加對專業的工作,三十六歲放棄幻想立業做啦會計!
今天跨了年就是五十歲啦退休年!盼望中!
小時候,無論是放假,上學,節日,都是很有感覺的!大概源于物資匱乏,也或者是年少沒有愁事,對時光一直充滿期盼,是數著儀式過日子!世界在變,年齡在長,日子越來越平淡無奇,周而復始的忙亂,幾乎每天都是過了凌晨才躺倒床上,再也沒有學生時整個通宵晚會,屏住呼吸的等待那個前一秒今夜,后一秒明年的神秘感!
生活越來越需要點儀式感!
撂下煩惱,出走鄉村,真的尋到久違的年的感覺!要說回鄉過大年,有過幾次,親眼看過一次殺豬,但是粘豆包就只是吃過啦!
這還是十一國慶期間照的,能看出光線不一樣哦噢!
現在的粘豆包,已經很少用黃米面啦,改用口感細膩的粘高粱,我總感覺這玩意是轉基因的吧?!
紅豆是前一天呼好的!米是前一天晚上泡啦一宿,然后摻上大米,三比一的比例,一共一百斤,然后磨面,磨好的面要盡快和好裝缸,以免捂得變黑了!
和面就是用開水,好像也沒有放多少,迅速拌一下,就倒到缸里面,不用把面搋實惠,要靠這些空氣層發面呢!還要備好劈好燒火的柴火!
今天一早,開工,100斤面,差不多要包一千個豆包,一定要請鄰居幫忙的,大家一頓忙活,這個豆包擺放一定緊密,才利于起鍋,九點鐘第一鍋上屜,不到一個小時出鍋,起鍋是個技術活,還是勞累活,在寒冷的外面,哈著腰,凍手……直到下午三點多,豆包一鍋一鍋一個一個排在案子上,完工!
晚餐時間,新出鍋的粘豆包,幾個小菜,一大鍋野雞排骨燉酸菜,還有我的御用大菜花生豆,請來幫忙的鄰居小聚,很有氣氛!
酒足飯飽,泡上飄雪花茶,開始談古論今,從我爺爺講到我老侄兒,話題太大了!
小時七八歲,聽爺爺叨咕的“老外桃子”,一直以為是他順口說的,一看高德地圖,這真叫“歪桃山”!
已經躺在熱航頭上,鄉里人,新年沒人習慣守夜,我也準備睡啦,夢中跨年……
卉,2017-2018跨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