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們往往會不止一次重溫做事的動力,思考“堅持”的意義。
就比如我,最近情緒上有點低落、身體也不太舒服,所以在今天的更新之前,本來的打算,是計劃與其他作者申請篇授權(quán),把它做成音頻作為更新。這樣也能讓自己調(diào)整片刻、休息一下。
但想了想,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決定。
這倒不是為了與人服務(wù)的精神,而是因為自己很清楚:這其實是在為自己做出的堅持。
寫文后再錄制,同拽來一篇文只做錄音相比,自然前者是更難的。
同時我也知道,其實對于廣大聽友來說,大家普遍在意的還是內(nèi)容上的表達,與誰寫的文章無關(guān)。
這樣說來,是否是我原創(chuàng)的文章,其實一直就不是大家的重點。因為從收聽和閱讀的感受上來講,并沒有什么不同或影響。
但,對我來講,兩種選擇,卻是很重要的分岔路口。
因為它們畢竟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在省不省事兒、費不費力之外,更多的還是一個與“堅持”有關(guān)的事情。
也正是這種不同,讓我放棄了原來更省事兒也能放松片刻的考慮。
- 2 -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思想斗爭的過程倒是讓我很好的思考了下關(guān)于“堅持”的問題。
畢竟,年初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勵志了要在2018年“堅持”一些目標,做成一些事情。但我們好像真沒花過太多時間思考過有關(guān)于“堅持”的概念 ——?
對于為何而堅持?你真的認真分析過嗎?
你真的是在明確了“堅持”的意義后才開始你的行動的?
還是只是隨大流的立下了一些目標、包含了一些期望,然后能做到就做、做不到也未曾強求呢?
你每一次的咬牙挺過后,有認真分析過著背后的動力嗎?
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思考一下吧。
- 3 -
首先,我們來想想“堅持”產(chǎn)生的根源。
你先是產(chǎn)生了一些心愿,想實現(xiàn)這些美好的期待。但這期待又與你目前的能力或者水平不相匹配,于是,你需要付出些努力才能達成目標。
而這個付出努力的過程,可能并不愉快,可能需要你不斷在松懈與咬緊牙關(guān)間做出選擇,因而,我們把這個過程,統(tǒng)稱為“堅持”。
這樣說來,“堅持”也可以說成是:達成目標過程中,克服重重阻力抵達終點的過程。
而既然是過程,那么它也便是一段時間的事情,而非瞬間的決定。
這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一個長期的、能夠持續(xù)激勵的動力,我們很有可能便會中斷這樣的過程,進而做不到“堅持”二字。
那么,核心問題便被提問了出來:
能激發(fā)你長期有效的、不容易被一時困苦所打倒的動力,是什么呢?
一般來說,我認為人能產(chǎn)生動力無外乎與兩個因素有關(guān):
想要,或者想逃離。
那么,你是哪一種呢?
- 4 -
我們可能會因為想要變美而努力堅持瘦身;因為想發(fā)家致富而堅持吃苦奮斗;因為想要更多的名譽地位而參加更多的比賽、競爭,并為此付出努力。
我們也可能會因為想要逃離被人瞧不起、看不上的外表而想要學(xué)習(xí)美容化妝;因為想要逃離貧苦、艱難的生活而奮發(fā)圖強;因為想要逃離默默無名的窒息感而抓住一切機會展現(xiàn)自己。
雖然上面的“想要”和下面的“想逃離”看起來相似,但其實這是不同的動力。
這種不同會在更久遠的以后顯現(xiàn)它的作用,會讓人在不同的節(jié)點做出不同的人生選擇。
但,無論哪種,“想要”和“想逃離”都會是促成一個人“做出改變”的原生動力。
只要足夠強烈,它們都能幫助人一點點做到曾經(jīng)做不到的事,完成整個“堅持”的過程。
甚至往往,人的欲望,無論是“想要”還是“想逃離”的欲望,都是同時發(fā)生、互相混雜的。
這就更加要求一個人要能認清自己的動力究竟是什么,否則,不相匹配的動力與行動,注定無法走得長遠。
正如今天的標題所言:
“當(dāng)你開始堅持,你堅持的其實是什么呢?”這絕對是我們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 5 -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下面三個提問入手,來一步步找出自己真正的心理軌跡。
問題一:你立下的目標,與你現(xiàn)在想改變的人生有哪一部分關(guān)聯(lián)性嗎?
有人可能會不假思索的說:“這不廢話,我要堅持一件事當(dāng)然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好啊”
但其實不然,有些目標的設(shè)立是我們未經(jīng)過仔細思考的。
比如同樣是想要變美,一個女生是因為曾受挫折打擊進而有瘋狂的想改變的決心,和一個女生“只是因為看了某個美妝視頻覺得每天看點美妝視頻不錯”就立下的志向,兩者的決心程度是不同的。可想而知,落實到行動上的“堅持”程度,自然會天差地別。
換句話說,這就是“must”和“better”之間的差異。
“一定要,并且一定要得到”,和“有這樣的改變當(dāng)然更好啦”,這兩種想法間的動力自然是不同的。
問題二:你立下的目標處于“跳一跳,夠得著”的狀態(tài)?還是犯了“一口想吃成個胖子”的毛病?
沒目標當(dāng)然不行,但目標過大,只會成為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非但很難執(zhí)行到位,反而還會讓你在今后都對“執(zhí)行目標”這件事心存恐懼。
最好的尺度,就是設(shè)立一個“蹦一蹦,夠得著”的狀態(tài)。
不怕你一個目標達成、再設(shè)一個新的目標;怕的是,你設(shè)了一個目標沒達成、又設(shè)一個目標還是沒達成,最后會對“做出改變”這件事情,徹底產(chǎn)生了心理層面的恐懼陰影。
想長遠的做到堅持,不僅需要你目標明確,還需要是能一點點做得到、有銜接的目標才行。
問題三,你的“堅持”是否讓你在這個過程中更好的認清自己、有所成長。
人都會有渴望成長的原始訴求,因為這樣能讓自己生活的更好。
我們應(yīng)該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
當(dāng)你某一次想要放棄時,回顧自己之前走過的一路,你會既欣喜于這個“堅持”的過程給你帶來的改變;同時也在回憶的過程中產(chǎn)生“XX次那么難我都做到了、完成了、堅持過來了,這次又有什么好做不到的,左右都是咬牙跺跺腳的事兒”的這類想法。
過去的堅持與成長,能反過來促進你更多的堅持與進步。
這既與“機會成本”的心理有關(guān),也與本身就鍛煉得越發(fā)強大有關(guān)。
- 6 -
上述三個問題,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清自己“為何而堅持”。
總之,“堅持”能讓我們直面自己很害怕的部分,無論是外界帶來的,還是源自內(nèi)心的。
而正是這樣一次次面對的過程,完成了我們自身的一次次升級。
我們尋求人際、情感、事業(yè)、內(nèi)心的大豐收,實際上,我們在尋求的,是達到“更通達的自己”的過程。
而“堅持”的道路,讓我們一步步做到了這一點。
「當(dāng)我們在堅持時,我們在堅持些什么?」——
其實,我們在堅持的,不過是在堅持去發(fā)現(xiàn)并和解一個更被自己所接受的自己而已。
當(dāng)我們面對人生的冒險與不確定,我們不妨在明確“為什么而努力的前提”下,好好享受一下這個過程。
畢竟,人生只有一次,擁抱并享受一切的過程才是真正的活著。
這樣的我們終能更加盡興,也會更加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