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第四課青春期三大模式,熊掌模式,對錯模式和競爭模式。下面分析自己在生活中的覺察。
【事件一】昨晚工作回到家,大寶就叫我飯后陪他去打乒乓球。聽到大寶這話,我第一反應是“作業都寫完了嗎?是否書寫工整。”我的詢問大寶很不耐煩的回答“都寫完了”我又繼續說“把第一單元的生字抄一遍兩個拼音兩個字,錯誤不超過3個字。”大寶聽到這就開始生氣了,很不情愿的開始去寫字。快速完成后就拿給我看,我看作業本上也就20個字左右,(大寶每個字才寫一個),而且書寫也不工整,還抄錯了一個字。我就說把這個字重寫,大寶更是氣惱了,一哭二鬧。開始推桌面上的書本,語文書剛好掉砸在我的腳趾頭上。疼得我忍不住對他吼了幾句“干嘛你這樣子甩書本啊!你知不知道砸到媽媽的腳趾來是很疼的,你想讓媽媽走不得路嗎?寫這幾字對你來說真有這么困難嗎?為什么你要生氣成這樣?你寧愿花半小時來生氣,也不肯花三五分鐘寫這三課生字的話,那媽媽同樣可以送你去打乒乓球,但是送去到陪你打5分鐘,馬上讓你回家,你也樂意嗎?”
傾出這翻話,兩人都沉默了,徹徹底底陷入了是非對錯競爭中。親情第一和無條件的愛,我暫時沒有做到。源于對孩子的不接納,在孩子學習這件事上對他越界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興趣、玩伴和歸屬感)嚴重被我打壓了,孩子有挫敗感。反思,努力升級心理年齡改進中[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