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研究生畢業前夕,好妹妹樂隊來人大宣傳他們的自在如風演唱會。當兩個逗逼男孩終于安靜認真地唱起那首《一個人的北京》時,大家都激動不已,跟著輕聲合唱起來。
大概是畢業季,而歌詞又實在細膩具象得似乎觸手可及,對于即將踏出象牙塔的我們而言,不知道未來的模樣,聽著歌便覺憂愁感傷。
“你有多久沒有看到漫天的繁星,城市夜晚虛偽的光影遮住你的眼睛。連周末的電影,也變得不再有趣,疲憊的日子里,有太多的難題。”
“你有多久單身一人不再去旅行,習慣下班回到家里冷冰冰的空氣。愛情這東西,你已經不再有勇氣,情歌有多動聽,你就有多懷疑。”
其實畢業前夕找工作的時候,自己并沒有執著于一定要留在北京工作,但因為機緣巧合,最終還是留了下來。
兩年來,看著霧霾來了又散,房價漲了又漲,工作與生活中頗多辛苦但結果平平,這個城市似乎不再像讀書期間溫和友好。
于是也念起家里的好,尤其是下班回家饑腸轆轆的時候,聞到隔壁飄來的飯菜香;走在小區里看到一家人在散步乘涼,這種時刻總是特別的想家,想爸爸媽媽。
是啊,北京很糟,房價高,馬路堵,霧霾濃,壓力大。好多人問我,北京有什么好?我也總是無力反駁,只能默默說一句,待了這么多年,習慣了。
已經習慣了北京總是擁堵的街道,趕時間的話最好還是坐地鐵;雖然被稱為文化荒漠,但各種演唱會、話劇、展覽,永遠有北京站;冬日霧霾厲害的時候,指數爆表的不僅是北京一地,可它永遠受到最高的關注;工作壓力很大,早出晚歸周末可能也要加班,可是不管你學多么冷門的專業,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周末到處都擠滿了人,但只要你想,一天的時間,總有逛不完的商場,游不完的公園。
記得有一天工作頗為辛苦,從早到晚各種事情忙個不停,而且狀況百出,讓人焦頭爛額。好不容易結束所有工作,頂著幾乎停轉的大腦,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和頗為抑郁的心情,慢慢往家里走。天色已微暗,只余一線余暉,車水馬龍,來往匆匆,沒有人在意你的沮喪。
可就在此時,路兩邊的燈突然漸次亮了,像是一只看不見的手施了魔法一般,迅速地、一個挨一個地點亮了水晶球。微小卻溫暖的光芒同天邊那一絲殘留的白晝交相輝映,讓人不由得心頭一熱。看了眼時間,剛好是八點整。
這本是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時刻,卻突然給人一種安定的力量。即使這一刻你的工作與生活不夠順遂,但是你知道,到了八點鐘,路燈會準時亮起來,會給即將黑暗的天空帶來光明,也會照亮每個人繼續前行的路。
于是那些彷徨與迷茫便少了一些,勇氣與堅定便多了一些。縈繞在心頭的不再只是那些磕磕絆絆,爭吵謊言,也有了朋友的傾聽與寬慰,同事的熱情幫助,陌生人的“舉手之勞”。
北京很糟,這個城市最不缺的就是競爭與淘汰,以及伴隨而生的欺瞞與憤懣,可它也從不吝惜包羅萬象下的變化與希望。
車水馬龍里,有駕著豪車的人,也有踩著流動小攤三輪車的人;有相依而行的夫妻孩子,也有說說笑笑的同性愛人;有學富五車的專家學者,也有術業有專攻的房屋中介、保險推銷員;有上完輔導班興高采烈地討論王者榮耀的中學生,也有剛剛踏入職場、焦慮迷茫的上班族;有被粉絲簇擁著的當紅小生,也有背著吉他準備去酒吧駐唱的無名歌者。
北京很糟,“拼爹”“拼關系”在這里甚至更加有用,然而,路燈亮起的這一刻,一視同仁地驅散了我們面前的黑暗。這一刻,你感到總有些規則是值得信任的,總有些人是可以依靠的,總有些付出是必定有回報的。因為這里是北京,是無數人鄙棄與逃離的地方,更是無數人關注與向往的地方。而有了形形色色的人,便有了千變萬化的可能。
它是如此包羅萬象,你身處這里,有時莫名感到心安。不必擔心自己的思想古怪,格格不入,因為總有人比你還要出格離奇;不必擔心自己力量渺小、前途渺茫,因為總有人起點比你還低卻依然堅持拼搏不言放棄。
這里豎起了戶籍、房價、霧霾的高墻阻擋了很多人,卻也張開了規范、活力、進步的雙臂去擁抱了很多人。
我當然知道,離開北京、回家工作是很舒服的,只是想想自己每次休假回家,待到一個星期也生出煩躁無趣的感覺來。厭惡風險如我,仍是不喜一眼看得頭的生活。大約人總是矛盾,能讓我們心心念念的,只是那份求而不得吧。
所以,盡管北京很糟,人們來了又去,相聚又別離,可是我還是選擇了留在這里。為這路燈亮起的時刻,也為了一個更加堅韌不拔,一往無前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