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禮治秩序

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說法律本身能統治,能維持社會秩序,而是說社會上人和人的關系是根據法律來維持的。

所謂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范的性質。

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禮治社會并不是文質彬彬,禮也可以殺人,可以很野蠻。

禮和法不相同的是維持規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的,國家是指政治的權力。而禮卻不需要這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維持禮的這種規范是傳統。

法治和禮治是發生在兩種不同的社會情態中。這里所謂禮治也許就是普通所謂人治,但禮治一詞不會像人治一詞那樣容易引起誤解,以致有人覺得社會秩序是可以由個人好惡來維持的了。禮是傳統,是整個社會歷史在維持這種秩序。禮治社會是并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的,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開篇便提到“人治”與“法治”的差異。所謂“法治”其實也是一種依人而治的方式,因為其“法”也需人來加以權力支持與執行...
    昉之閱讀 34,785評論 0 6
  • 開篇便提到“人治”與“法治”的差異。所謂“法治”其實也是一種依人而治的方式,因為其“法”也需人來加以權力支持與執行...
    昉之閱讀 22,068評論 0 5
  • 薄薄一本小冊子!卻道出傳統中國社會人與人關系的根基和根本模式,真是大家之作! 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土地是固定的附著...
    游水的魚兒閱讀 650評論 0 1
  • 本章提出了幾個重要概念,人治、法治、禮治、道德。我先引用老子的一段話來闡釋:“故失道而后得,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
    竹筠益閱讀 10,816評論 0 3
  • 久違的晴天,家長會。 家長大會開好到教室時,離放學已經沒多少時間了。班主任說已經安排了三個家長分享經驗。 放學鈴聲...
    飄雪兒5閱讀 7,550評論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