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概述
? ? ? 易觀智庫研究顯示,2015年下半年,新聞資訊APP作為第五大移動應用,用戶滲透率達到54.6%,已經成為用戶獲取最新信息的最要入口。
產品分析
市場規模:自2012年8月發布第一個版本,截止2016年8月,今日頭條累計激活用戶數已達5.3億,日活躍用戶數超過4146萬,月活躍用戶數超過9391萬,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到152分鐘。在新聞資訊類APP中排名第二,僅此于騰訊新聞。其中,“頭條號”平臺的賬號數量已超過30萬個。
產品定位:今日頭條是一款基于數據挖掘的推薦引擎產品,與傳統新聞媒體發展起來的新聞客戶端不同,它根據用戶的行為分析用戶的喜好,推薦個性化的信息,文章來自旗下的自媒體平臺,是國內移動互聯網領域成長最快的產品服務之一。
核心功能:通過海量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分析用戶的行為,判斷用戶的喜好,為用戶推薦個性化的新聞資訊;信息創作來自旗下頭條號;實時刷新不停推送信息。用戶也可以訂閱自己感興趣的方面。
產品特色:(一)今日頭條有自己的算法,能夠精確地為用戶推薦個性化的信息;用戶使用越多,頭條對用戶的喜好越了解,推薦越準確;
(二)自媒體平臺。類似搜狐、鳳凰新聞客戶端的新聞資訊來自于傳統媒體,今日頭條有自己的自媒體平臺“頭條號“,有大量的媒體創作者。
產品商業模式:今日頭條主要通過廣告和電商來達到自己的商業模式。
(一)精確地通過用戶的行為習慣來形成用戶的畫像,來實現廣告的精確投放,通過廣告變現;
(二)電商方面的變現只能是幫助導入流量,作為次要的商業模式;如發現用戶對于哪一類的商品感興趣,會推送相關的文章,里面含直達鏈接。
用戶需求分析
用戶需求:今日頭條作為一款新聞資訊類的APP,可以給用戶提供實時新聞資訊,讓用戶了解社會發生的一些大事以及行業資訊等;
推送用戶可能感興趣的資訊,幫助用戶篩選,省掉了用戶自己篩選的步驟;
娛樂、社交,很多的頭條號的創作是比較輕松愉快,可以滿足用戶休閑娛樂的需求,評論的功能有一定的社交屬性。
用戶分析:
(一)用戶畫像
性別:易觀千帆2016年7月的數據表明,男性用戶占71.61%,女性僅占28.39%,從性別來看,今日頭條的用戶主要為男性。
年齡:百度指數的數據表明,20~39歲的用戶占比為85%,這部分人群同樣也是關注新聞資訊的主要群體。
地域:從地域分布來看,二線及二線以上城市用戶占比為70.64%。
(二)用戶使用場景分析
易觀千帆的數據表明,用戶使用的高峰期為12~14點以及21點~23點,也就中午以及睡前的時間。
用戶使用的場景包括:
? ? ? ? 晚上入睡前
? ? ? ? 中午吃飯前后的時間
? ? ? ? 工作和學習的閑暇時間
? ? ? ? 生活中的一些零碎時間
競品分析
新聞資訊類APP排名前四:騰訊新聞、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網易新聞;從應用的滲透率來看:今日頭條排名第二,僅次于騰訊新聞;
注:絕對滲透率是指使用該應用的人數占中國網民人數的比例
從用戶粘性來看:今日頭條的粘性最高;
從用戶屬性來看:騰訊新聞女性用戶的占比最高,搜狐新聞男性用戶占比最高;
從內容來看: 騰訊新聞、搜狐新聞和網易新聞憑借著早期的門戶網站的原始積累,已經有了系統化的布局,內容多為PGC(專業生產內容),它們有各自專業的內容生產者,而今日頭條的內容主要為UGC(用戶生產內容),今日頭條創立的自己的內容生產平臺——頭條號,吸引了眾多的自媒體創業者,同時也通過嚴格的審核保證了內容的質量;
從產品的特色來看:網易新聞的用戶互動多,用戶的忠誠度較高;騰訊新聞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通過QQ導入流量,增加用戶;搜狐新聞提供最快速最全面的國內大事、政經資訊,以自己的優質內容取勝;而今日頭條通過自己的技術分析用戶的行為,精確地推送個性化的信息,用戶粘性高。
產品功能體驗
(一)產品功能體驗
(二)產品體驗
UI設計:簡潔大氣,主題色用紅色,在UI方面也沒有很多可以探討的地方;
交互設計:易用性好,操作簡單;
頂級導航采用點擊的方式,放在底部,用戶點擊很方便;
次級分類放在頂部,點擊+滑動可以選擇,操作很方便,由于在頂部,單手使用手機時點擊不方便,所以有滑動這點交互設計很不錯;
選擇理由,精確屏蔽,很人性化,同時根據用戶的這一操作,機器可以判斷用戶的喜好的變化,以便更加精確地推薦;這一操作也是為了保證文章的質量,除去一些劣質的文章。
文章的底部有評論、收藏、分享的按鈕,點擊評論能夠之間到評論的版本,再點擊就到文章內容,很方便快捷;
下拉+點擊實時刷新,一直刷新下去,都有新內容出來;
SWOT分析
優勢:
1、自身的技術優勢,精準推薦做得很出色,精準投放廣告為廣告商帶來了很多的流量,廣告也是作為今日頭條的主要盈利方式;
2、通過個性化的推薦,不斷刷新有新內容,今日頭條的用戶粘性很高;
3、旗下頭條號產生自媒體內容,內容源源不斷,在內容產出上有很大的優勢;
劣勢:
1、很多文章的內容質量差,不及PGC;
2、社交屬性不夠,過于精準的技術推薦可能會造成推送的范圍過窄,而通過社交可以讓內容的點擊量提高很多;
3、新聞資訊類的APP很容易做到天花板,今日頭條的用戶很難再繼續快速的增長(畢竟其他幾家也不是吃素的)
機會:
1、個性化推薦比其他新聞客戶端搶先一步,占據優勢;自身的用戶積累,未來很多的發展;
2、電商發展非常迅速,今日頭條可以通過自身的優勢,為自己的電商引流,實現更好地發展。
威脅:
1、由于部分文章的質量不好,受到用戶的吐槽,以及前期從其他網站爬蟲的事情,讓今日頭條受到質疑;
2、騰訊的騰訊新聞、天天快報,阿里的UC頭條,百度的百度新聞,以及其他如鳳凰新聞、一點資訊等,都不容小覷。
總結
? ? ? ?依靠自己的技術壁壘開始發展起的今日頭條現在已擁有超過5.3億的用戶,用戶的粘性極高;早期依靠從其他網站爬蟲獲得內容,后來建立自己的自媒體平臺,好好的做內容。就在9月份,今日頭條CEO在頭條號大會上宣布斥資10億給頭條號,做短視頻,短視頻被稱為內容的下一個風口,但短視頻方面秒拍、小咖秀都做得挺不錯了,搶得了先機。競爭總是激烈和殘酷的,到底誰能“笑到最后”,我們等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