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已經上三年級了,相對于一二年級來說,三年級的作業量和難度都有所增加,所以,每天下班后的大部份時間都是在陪她讀書,不懂的題慢慢給她解釋,自己不懂的就去翻資料學習,弄懂了再來教孩子!琢磨最好的學習方法來教她運用,只是想著,對于我們這種資質平平的孩子來說,前面基礎打好了,以后上高年級課程的時候,學習起來不會覺得特別辛苦!因為我知道,小學前三年的基礎沒有打好,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后面高年級學習起來會特別吃力,有可能會因此拉下學習成績,從此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曾經跟朋友閑聊時談到孩子,朋友長嘆一口氣,稱怎么感覺現在的孩子上個學,家長壓力好大!其實我也有,特別是從孩子上二年級開始,這種感覺越來越濃,然后就回憶自己的讀書年代。我記得我那時讀書,爸媽每天田里的農活都干不完,哪有時間陪你讀書,就更別說給你解題,給你找學習方法了!單在孩子學習這方面,我覺得他們是沒有壓力的。(所以,我現在更加認為那時能夠從農村考出來的人是真正的天才!)
仔細想想,是因為時代進步了,我們的父母那輩大多都是沒有讀過書的,所以教育起孩子來方式大都相同,就是任其自然發展,能自個兒學好的就稱為是塊讀書的料,學不好的,就認為沒有讀書的天份,腦子太笨,所以作為父母教育孩子這塊來說大家都差不多。
而輪到我們這一代就不一樣了,至少都是初高中畢業,因為我們自己深深體會到,知識的高低帶來的截然不同的命運,所以在教育小孩方面就特別用心了!大家都去想辦法如何更好的培養好自己的孩子,你說你還在那里無動于衷,可能嗎?別人的孩子那么優秀,我的孩子可千萬不能落后,所有的父母都是這樣的想法。如此這般的下來,家長會使出渾身解數,將最好的投資放在孩子身上,這個時候就是最能拼爹媽的時候了!
家庭條件好的,像我的一個遠房親戚,給孩子學習鋼琴培養氣質與情操,然后報名各種學習營,參加各種活動,帶孩子去全國各地旅游增長見識,上最好的英語培訓班,口才訓練班,選擇最好的學校,讓孩子從小身邊接觸的都是一些優秀的人群,人家小孩教育出來就是不一樣,不光是知識量,見識面,還有超強的自信心和學習能力!
還有出生在書香世家的,從小就是聞著書香氣長大的孩子,耳濡目染的,怎么樣底子都不會差到哪里去!就像在網上看到的一個高考狀元接愛采訪時說的話:“在現在這個社會,我不認為人們常說的寒門出學子,相反的,能夠優秀突出,跟你的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我的父母是大學教授,所以相對來說,我在一些方面是優于其他人的”
那像我這種普通家庭來說,可能不會給到很好的經濟條件,我們就只能從其它方面去加強!自己跟著孩子一起學,上網查資料,找學習方法,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在學校之余能夠再接收到多一些知識與方法。
如果條件不好,又沒時間帶著孩子,指導孩子正確學習方法的,除了天賦特別好的,很多小孩的學習都會拉下!身邊就有這樣的人群,家庭條件不好,而且生了三四個小孩,年齡又挨的近,每天能夠將四個小孩照顧好吃喝就已經阿彌托佛了,哪有時間來管孩子的作業,就更別說教孩子學習方法了。這樣幾年下來,孩子的差距就完全拉開了。
人們說,以后的孩子壓力會越來越大,因為竟爭大。其實,他們壓力增大的同時,我們做父母的壓力也在無形的增加,因為現在已經不是我們當年吃飽穿暖就行的年代了。孩子拼知識,拼能力,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拼的就是咱們做父母的。所以,從此刻起,如果提供不了給孩子好的經濟條件,那我們至少要做到不斷的提升自己,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因為,你的提升,影響著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