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如果走了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顆星星,因為他要給活著的人照個亮?!?/p>
看過了由董卿執導的《朗讀者》,有很多的感動,也有很大的震撼,感動于他們的聲音,感動于他們的感情,震撼于這檔節目所傳遞給我的那種力量,那種文化的底蘊。
《朗讀者》中,徐靜蕾朗讀了史鐵生的《奶奶的星星》,她的聲音一度哽咽,現場的嘉賓也深深的被感染。而在手機屏幕前的我也不知道是被她感動了還是因為觸景生情,淚流滿面,想起了那個藏在自己心中的人。
徐靜蕾說,奶奶走了以后她覺得一切毫無意義,那個時候的她逃避現實,根本就不能碰觸到有關老人的話題。
“奶奶帶大的孩子長大以后不會忘了奶奶”,我不是爺爺帶大的,但他卻一直在我心里最重要的那個位置。
爺爺走的那年,我剛剛小學畢業,快要步入中學了,或許對于那個時候的我來說,成長是一件讓人很激動的事情,好像長大是一件多么讓人自豪的,足以拿出來夸耀好長時間的事兒??墒?,后來我才慢慢發現,我的成長是伴隨著很多人的衰老而進行的,當我的生命像是一朵花在悄然綻放的時候,他們的生命卻也在面臨著枯萎。
那天中午,我跟弟弟去爺爺家,爺爺在院子里忙碌著,我悠哉悠哉的轉了幾圈之后覺得好沒意思呀,然后我就跟弟弟說,要他跟爺爺說再見,我們回家。那天的我心里似乎是有點舍不得爺爺,平時都是想走就走,可那天卻回了好幾次頭。后來,我常常想,如果那天我一直跟在爺爺身邊,是不是意外就不會發生了。
爺爺是因為觸電才走的,那天下午我們家的人沒有一個在身邊,是的,沒有人,最后還是村上的人發現了,然后通知了我們,爸爸找車送爺爺去了醫院,我跟小姨留在家里。我們倆一直呆在電話機旁,那是好漫長的等待呀。
電話鈴響了,是小姨接的,她只是“嗯,嗯,嗯”了幾聲就掛斷了電話,小姨啥話也沒說,我知道肯定是不好的消息,但卻始終沒有問出口。那是我第一次對死亡有了這么清晰又可怕的記憶。
我用手摸了摸爺爺的手,臉,我想把我的溫度傳遞給他,我想要他醒過來,可是,他還是狠心的走了。
或許沒有人知道,爺爺走了對我的打擊會有多大,他們也不會有那么多的時間去照顧一個小孩子的情緒。
在爺爺走后的幾年里,我變了很多,變的更加不愛說話了,因為最愛最愛我的人走了,從此以后我好像是再也沒有依靠了。
爺爺走了,我的童年也隨著爺爺的離開而結束了。
爺爺一生好強,像現在的很多老人一樣,他從來沒有像子女伸手要過一分錢。那時候的爺爺自己種了一個菜棚,里面什么都有,西紅柿,黃瓜,各種各樣的蔬菜,我經常是洗都不洗的拿起來就吃了,因為爺爺是從來不會噴灑農藥的。
昨天下午跟舍友一塊兒出去,看到外面有賣水果的,我告訴她們,我們家有好多果樹,櫻桃,桑葚,杏子 ,李子,葡萄等等,她們都很羨慕,因為我不用花錢就可以吃到好多好吃又天然的水果,說這些話的時候我的心里是自豪的,人好像總會有那種想法,或者說是虛榮心得到了滿足,能夠收獲到身邊小伙伴羨慕的眼光,心里自然是很滿足的。那些果樹是爺爺栽的,在我還沒有出生之前就已經栽好了,等我稍稍懂事一點了,才理解有果子吃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全村人都會羨慕你,尤其是小孩子,他們覺得,你們家好富呀,頓時我就覺得自己就是他們的小首領了。
果樹依然還在,但是栽培它們的人卻走了。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把媽媽買來的好吃的多在自己的柜子里存一點,每次媽媽說要我把吃的給爺爺奶奶送去,我總是不動聲色的帶上我的“小金庫”,一并送過去。雖然最后那些吃的輾轉反側還是到了我的肚子里,但是給爺爺送吃的這個過程卻是很讓我滿足的。
自從爺爺走了以后,我再也不會像那個時候那樣,每樣東西都會自己先存起來點,因為已經沒有人可以再讓我從村東頭跑到村西頭,只為了送我認為的好吃的。
那時候的生活還不是很富裕,一年到頭也很難吃幾次肉,有一次,我看到爺爺奶奶用肥油在炒菜,從小就嘴刁的我自然是吃不下去的,可是他們卻吃的很香。我在心里默默告訴自己:等我長大了,就買肉給爺爺吃??墒菭敔斀K究還是沒有等到,我有能力了,可以給他買肉吃了,他卻走了。
我常常在想,爺爺怎么可以這么狠心,他還沒看到我幸福,怎么就忍心走呢,如果有人欺負我怎么辦,想著想著眼淚就又下來了。
有些事真的是不能等的,我們總想著來日方長,總想著等我長大以后,等我有能力了,我要讓你們過上好日子。我們一直在等,可是,我們終究還是忘了,我們長大了,他們也老了,我們有能力了,他們卻不在了。
爺爺走了, 他最愛最愛的孫女不會忘了他。爺爺,您在天堂還好嗎?
“我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后人的路上添一絲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只含淚的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