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懶了許多,許久不曾動筆,發(fā)現(xiàn)自己的狀態(tài)有時候很奇怪,有時候文思可以如泉水噴涌,有時候卻又深感文字的荒蕪,于是便懶懶的,逗逗狗,掃掃地,逛逛某寶,甚至隨性地在吃過早飯的閑暇里安安穩(wěn)穩(wěn)地把晚間的夢再接著做下去。
就像今早上,躺在硬板的床上,聽著闊大陽臺外面?zhèn)鱽淼匿罏r淅瀝的雨聲,便連枕邊的書也不想拿起,就這樣庸倦地,任朦朧的困意輕輕巧巧地用黑色的安寧覆蓋了我的雙眼和大腦,有雨聲揭開了我虛掩的夢門,探頭探腦地把細(xì)碎的腳步送入了我清甜的夢。
伴著雨聲安閑地睡去,是許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時的我跟著父母住在鄉(xiāng)下,鄉(xiāng)下的家里有薄田幾畝,身為長女的我自然免不了替辛勤勞做的爹娘分擔(dān)些許家務(wù)與田里的勞務(wù):
收秋時候會在大太陽下鉆到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掰玉米,又或者起個大早地在露水未晞的花生田里揪出一根根雜處其間的草棵,再或者背了大大的噴藥壺到連三扯四的大豆田里噴藥……
在那勞作的日子里,最喜歡的事情便莫過于下雨了。不管是突如其來粗狂無比的暴雨,還是淋淋漓漓溫文爾雅的細(xì)雨,都是我喜愛的,因為雨一下起來,一般而言,便很少再用去繼續(xù)那年少的雙肩難以擔(dān)負(fù)的農(nóng)事了。也有例外!
農(nóng)人都知道,“莊稼美不美,全靠肥和水。”在那少電少水的兒時農(nóng)村,適逢其時的雨便是造物難得的恩賜,于是,在莊稼需要雨水的當(dāng)候兒,便有披了雨衣打了雨傘穿了高筒雨靴的鄰人喊了我的父母去田里撒肥。
這樣的事,爹娘一般是不攀派我的,可是,即使如此,待在家里的我想到父母在雨地里深一腳淺一腳撒肥的樣子,便也不能安臥,必要找些家務(wù)忙碌起來,方才可以安慰一下自己深深負(fù)疚的心。
等到下著雨而父母也懶懶地在家里與鄰人閑話家常的時候,便是我心安理得地享受這因雨而帶來的無比安閑的時光的時候了。躲到自己的小小房間里,斜斜地窩在床上,就了從窗戶里漏過來的雨天的青光,貪婪地享受文字帶給我的安寧而熨帖的快樂。
說起讀書的光,我覺得晴日的光太亮了,在那樣的光下讀書難免讓人浮躁,只有陰陰天氣里青青的光才夠柔和,才有安寧人心的力量,所以,我喜歡就著雨天里的青光讀書的感覺。
窗外的雨聲落在院里的一棵大梧桐樹的闊而圓的葉子上,滴滴答答的,平添了院里的寂靜,又有被風(fēng)吹落的樹葉落在地上的極微小的聲音被我的耳朵捕捉,下蛋的母雞偶爾會發(fā)出咯咯噠噠的叫聲,極少的時候,會有一只小小的雀兒,被雨淋濕了翅膀的,躲在我小窗外的窗臺上避雨……
時隔多年,不曾這樣安閑地伴著雨聲想許多事情,就像今天,青陰的天把過去的時光翻撿出來,讓我重溫兒時的歲月,仿佛回到心靈的故土,便覺溫馨。
滴滴答答,雨在敲窗,隨便拿一本書吧,翻開,細(xì)嗅,文字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