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車攻(原文)
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四牡龐龐,駕言徂東。
田車既好,田牡孔阜。東有甫草,駕言行狩。
之子于苗,選徒囂囂。建旐設旄,搏獸于敖。
駕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決拾既佽,弓矢既調。射夫既同,助我舉柴。
四黃既駕,兩驂不猗。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徒御不驚,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聞無聲。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敘述周宣王朝會諸侯,在東都舉行田獵的詩。《毛詩序》云:“宣王內修政事,外攘夷狄,復文、武之境土,修車馬,備器械,復會諸侯于東都,因田獵而造車徒焉。”《墨子·明鬼篇》說:“周宣王會諸侯而田于圃,車數萬乘。”《逸周書·王會解》首言成周之會。孔晁注云:王城既成,大會諸侯及四夷也。《竹書》成王二十五年大會諸侯于東都,四夷來賓,皆其明證。宣王中興,重舉是禮,故曰復會。”(《毛詩后箋》)古代天子舉行田獵活動,常有軍事訓練和軍事演習的作用,周宣王會同諸侯狩獵,當有政治軍事的特殊目的。周王朝在厲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各種禮儀制度遭到破壞,諸侯亦心離王室。宣王繼位后,志在復興王室,一面治亂修政,一面加強軍事統治。宣王在東都會同諸侯田獵,一則和合諸侯,聯絡感情,二則向諸侯顯示武力。
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賦也。周公相成王,營洛邑為東都,以朝諸侯。周室既衰,久廢其禮。至于宣王,內修政事,外攘狄夷,復文武之境土,修車馬,備器械,復會諸侯于東都,因田獵而選車徒焉。故詩人作此詩以美之。首章泛言將往東都也。”“以五章以下考之,恐當作四章章八句。”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蓋此舉重在會諸侯,而不重在事田獵。不過籍田獵以會諸侯,修復先王舊典耳。昔周公相成王,營洛邑為東都以朝諸侯。周室既衰,久廢其禮。迨宣王始舉行古制,非假狩獵不足以懾服列邦。故詩前后雖言獵事,其實歸重‘會同有繹’及‘展也大成’二句。”
車攻是詩經中的名篇了,并且沒有采用常見的重疊反復,一言三和,而是句句皆精品,氣勢如虹。我很喜歡本篇,也很喜歡楚辭九歌中的國殤,于是有所綜合楚地的語言特點,屈子的語言習慣,改編成了楚辭體,或者稱之為騷體。(騷體中,“兮”是標志一樣的存在,但并非加上了“兮”,便就是騷體。)
車攻
車既攻兮我馬同,四牡龐兮徂東
田車好兮牡阜,甫草東兮行狩
之子苗兮徒囂囂,建旐旄兮搏于敖
駕四牡兮奕奕,芾舄赤兮有繹
決拾佽兮弓既調,射夫同兮我舉柴
四黃駕兮驂不猗,未失馳兮矢如破
馬鳴蕭兮旆旌悠,徒御寧兮庖不盈
之子征兮聞無聲,允君子兮展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