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個輸出的過程,上一次在簡書發表文章是3月7日,已過去4個月,當時已經不太想寫,現在的看法發生了轉變。
這4個月并非停止寫作,而是換個方式。從簡書上提煉總結自己的思想,變成總結單位的工作,發新聞稿、寫總結、提亮點,這期間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頻率比七天一篇要強。但是卻很少有寫不出來的阻塞感,究其原因,是目的性、方式、反饋等方面的不同。
在007寫簡書,沒有主題,沒有方法,想到哪寫到哪。類似將腦部臨時活動轉換成文字。
單位上的寫作非常明確,跟個人的想法幾乎沒啥關系,寫作方法也以模仿為主。任務性會迫使你必須前進,寫不出來也要先搞點東西出來,然后給領導看,再根據領導的意思添加或刪減,最終定稿。
新聞類寫作也有比較固定的格式,大概就是3-4段,先概述事件,再具體描述,最后談影響或者下一步計劃等等,根據這些類似模板的東西,很容易就能搞定一篇文章,篇幅也不長,還能發表獲得獎勵。
所以這幾個月以來,在單位上,工作方面的文章寫了有30多篇,工作的量上翻倍,但自我感覺辛苦程度卻在下降。
007寫作的好處比較明顯,在開始這篇文章時,我不知道要寫啥,只覺得可以寫一篇,到這里,就可以總結一下兩者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寫作方式上有區別。在簡書寫007,給自己定的目標是800字,思維發散卻目標;工作寫作目的明確,可借鑒性強,字數少。
二是反饋的區別。簡書寫作基本上是自己看,發出來反饋也少,效果低;單位寫作反饋明確,搞得好就能發表,搞不好別人就退稿,而且還有一定的物質獎勵,積極性有明顯不同。
三是必要性。工作上,任務下來,就必須的完成,沒有講價的余地;而007寫作純粹是自發性的,基本上看個人自律,外界壓力幾乎沒有,操作下來自然就不同了。
所以,007寫作對于我個人而言,不是發表很牛逼的觀點,或者分享知識技能,其作用是像一把“梳子”一樣幫我理清思路。
工作上的寫作對我寫007的文章也有幫助,比如這個標題,就是寫黨員信息常用的方式。然后內容,基本上有一些分層,并不是左一句右一句,有一定的層次,這樣看起來也比較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