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小樣本文為原創轉載請聯系x1521051)
每個人都想更快樂,卻發現焦慮、困惑、孤單……各種不悅如影隨形。本該拈花一笑的我們,卻往往焦躁不安,囿于狹縫。
靜靜思量,這一切的根源不都和人有關嗎?和朋友或戀人,和同事或老板,和父母……我們如何與他們達成一致,如何在得到真正想要的東西的同時,也對生命中其他人的需求加以考慮,就很關鍵了!
歌德說:你了解自己嗎?如果我不了解自己,肯定會跑開。
有時候發現,我竟然根本不了解自己!好像什么都喜歡,又好像什么都不喜歡。每個人內心都有屬于自己的閣樓,別人進不去,自己走不出,關上窗,將喜怒哀樂掩埋。
記得本杰明在《窮理查年鑒》中說:“世界上有三種東西尤其堅硬:鋼鐵、鉆石和了解自己。”
他建議:觀察所有人,尤其是你自己。
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自省、覺察時刻:
你有很強的自控能力嗎?好像這需要訓練。
你經常自我認可嗎?還是做什么都是為了讓別人先認可你?
你會莫名地憂傷或憤怒嗎?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還會做現在的工作嗎?
再給你一個童年,你希望以什么樣的方式長大?
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其實了解自己很難。這是一個過程,但你會在每次的省察中發現新的自己。也許我們常常追悔過去,憂慮未來,在非贏即輸的思維里淪陷,但與自己和解真的很重要!
蘇格拉底說:要想改變世界,你就要先改變自己
最近在看一本書,美國作者威廉·尤里《內向談判力》,本文靈感的來源就是它,給你們強烈推薦。當你處于困惑迷茫期的時候,相信它可以給你力量。
作者在書中得出一個結論:生活中阻礙我們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的最大障礙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因此,與自己來一場談判,至關重要!在這里給大家說說與自己談判的
6個步驟:
1 .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第一步是理解我們最有價值的對手 ,即我們自己 。我們經常會掉入不斷評判自己的陷阱 。這里的挑戰在于采取相反的做法 ,即帶著同理心去傾聽自己的潛在需求,正如對待一個有價值的伙伴或客戶那樣 。
2 .找到內在的最佳替代方案。幾乎所有人都知道 ,我們很難不去責怪與我們發生沖突的人 。這里的挑戰在于采取相反的做法 ,為自己的生活和人際關系負責 。更具體地說 ,就是找到你內在的最佳替代方案 ,給自己承諾 ,關心自己的需求,不管對方采取怎樣的舉動 。
3 .重塑愿景。對無法獲得足夠的物質或資源的擔心是自然而然的 ,幾乎每個人都存在這種擔憂 。這里的挑戰在于改變對自己生活的看法 ,創造一個獨立而充分的滿足感來源 。也就是說 ,即便似乎身處逆境 ,也要認為命運之神站在自己這邊。
4 .專注于當下。
發生沖突時 ,我們很容易便會因為對過去的憤恨或者對未來的焦慮而陷入迷茫 。這里的挑戰在于采取相反的做法 ,把精力集中在當下。當下是你獲得體會真正的滿足感及改善境遇的力量的唯一地方 。
5 .尊重對方。用拒絕對待拒絕 ,以人身攻擊來回應人身攻擊 ,以排斥對待排斥是極具誘惑力的做法 。這里的挑戰在于 ,不論對方多么頑固 ,都要尊重和包容對方 ,讓對方感覺出乎意料。
6 .付出與收獲。尤其在資源似乎比較匱乏的時候 ,我們很容易掉入非贏即輸的陷阱 ,從而只在意自身需求的滿足 。最后的挑戰在于把這場競賽變成一種多贏局面 ,具體方法就是先付出 ,而非索取。
內向談判的過程就是一個達成 “內在一致”的循環 。
這種內在的一致 ,是一種關于接納和尊重的無條件的建設性態度 ——這種接納和尊重的對象首先是你自己 ,然后是生活 ,最后才是他人。
你與自己達成一致的方式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找到內在的最佳替代方案;
你與生活達成一致的方式是重塑愿景 ,保持鎮定;
你與他人達成一致的方式是尊重他們 ,以及付出和收獲。
每個一致都會使下一步變得簡單 。這三個一致會形成一個內在的一致 ,尤其是在充滿挑戰的情況下 ,大幅度簡化我們與他人達成一致的過程 。
想了解更多可以去翻看本書哦,真的好喜歡書的味道!
是的,對內心探尋的越發深刻,就能在外界走得更遠...祝我們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