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鳶尾花開
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06:00
就寢:22:30
天氣:多云9°
心情:一般
紀念日:Day3
任務清單(本周每日,昨日完成情況完成打√)
1.閱讀/聽書(樊登):1h /日?
2..晨間日記日更(時間:06:45—07:19)
3.每日聽書:認知方法論?
4.周一至周五:專業學習?
除上任務其他最重要的事:()
1.修改論文
2.學習統計學數據處理
改進:無
習慣養成:晨練,日更,時間記錄
4月目標
1.整月日更■?
2.精讀《思辨與立場》—?
3.泛讀《自下而上》?
4.電影2次,聚餐2—3次,父母電話2次(聚餐完成3次,打電話2次;在家電影2次)?
5.論文1篇—?
周目標·(4月第4周)完成進度
①論文打磨,投稿②《莊子南華》開始閱讀,《思辨與立場》以周末讀為主
③瑜伽,普拉提線條雕刻結束?,練習拜日式A+B
④思維過程和情緒監控
第四周總結:
①論文還在修改中,今日爭取完成;
②碎片化時間讀《莊子南華》,《思維與立場》本周未讀;原因是大部分下班時間在專業學習;有空閑時間,但是沒有安排。
③瑜伽本周有一天未做,特殊原因,換套系,改為橫叉開髖練習;
④關注思維的運行和問題,在有意識進行。
不足:①時間安根據重要緊急原則:先論文;再閱讀;但是心理上覺得沒有閱讀內疚;這個要調整心態;根據RSQC模型:(Range:范圍? Schedule:進度? Quality:質量? Cost:成本),為了論文進度,要減少任務范圍,提高時間成本,以保證論文進度和質量。②論文方面,有畏懼懶惰心里,理論不牢固;③運動方面:感覺體重有增,要控制零食攝入量。
優點:隨時調整計劃,彈性有余,穩定欠缺。主次分明。
學習·信息·閱讀
1.mint2.認知方法論:另一種密碼
①《寂靜的春天》的作者蕾切爾?卡遜注意到,春天本應該是鳥語花香的,但在美國的一些地方,卻聽不見鳥叫了,為什么?她說的是人類在使用殺蟲劑的時候遵循的一種思維方式:當你遇到麻煩的時候,你會從你有限的認知出發,找到一種解決方案。這種方案好像很有效,但它的后果往往事與愿違,甚至會出現災難性的后果。
②《三體》這本書里:如果你覺得一個東西是有害的,要想辦法去消滅它,但你消滅它的結果往往是讓自身毀滅。
③ 《狼圖騰》和生態科普著作《寂靜的春天》的底層邏輯是一樣的。大自然里有另外一種算法和規則。
④不管是《寂靜的春天》、《狼圖騰》還是《三體》,都在提醒我們:這個世界不只有一類密碼,還有一種我們干脆叫天道或者天算的密碼,如果你無視它,你的認知就會陷入到一種巨大的謬誤當中,你的解決方案不僅無效,甚至有可能引發災難。
⑤要遵循自然法則。
健康·飲食·鍛煉(完成打√)
1.瑜伽?(橫叉開髖練習)
2.早餐:紅豆糯米粽子1個+枇杷3個+豆漿500ml?
3.昨日晚餐:豆漿500ml堅果1包+全麥面包2片
人際·家人·朋友
無工作·思考
無昨日最美好的三件事+今日專注
1.專注學習
2.自由安排時間
3.電影時間《心靈捕手》《末代皇帝》
專注:批判性思維:起點上的思維提升者:自己有無以下的思維
分析情境和問題背后的邏輯;
清楚準確地表述問題;?
檢驗信息的準確性和關聯性?
區分原始信息和某人對原始信息的解讀;
認識到假設引導著推斷?
識別有偏見和偏差的信念、不公正的結論、無用的語詞以及消失的意涵;
注意到我們的私利讓自已的觀點有偏差。
情緒感受:無論在什么時候體驗到消極情緒,都要有條不紊的問自己:“準確講,導致你情緒的思維是什么?這種思維有可能存在什么瑕疵?我的假定是什么?我應該做出這種假定嗎?我的思維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上?這些信息可信嗎?”
情緒(前一日):略微焦慮:以為數據好處理,發現沒有頭緒
身體的感受:(前一日):面頰及頸部皮膚過敏好轉。
思考·創意·未來(隨時思考/昨日學習后思考)
①我這一天中最槽糕的思維是什么?
思維混亂和焦慮
②我這一天中最棒的思維是什么?
認知堅毅和信賴推理;意識到認知表達的:清晰.準確.關聯性
③我這一天中都思考了哪些事情?
⑴論文的實驗類型和分析
⑵時間安排
④我弄懂了所有事情嗎?
⑴初步搞清楚,但是分析內容不想干,今日繼續修改
⑵大部分時間給論文,閱讀時間減少,可以利用碎片時間聽書
⑤我們允許了一些不必要的消極思維讓自己陷入沮喪嗎?
是的
⑥如果這一天我要重頭來過,我所做的會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合理安排飲食,更健康;以忙為借口都是懶在作祟。
⑦我做了任何能推進自己長遠目標的事情嗎?我做了我著手要做的事情嗎?為什么?或為什么沒有?
做了
⑧我的所作所為符合自已表達的價值觀嗎?
符合
⑨如果我未來10年的每天都這樣度過,我最終能獲得對得起這段時間的成就嗎?
能,要精耕細作;掌握底層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