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了那篇文章之后,有好些小伙伴來跟我說,喜歡我的文字風格,喜歡我真誠坦率,像老朋友一樣娓娓道來。
也希望我告知小號的平臺和昵稱,想能繼續看到我的文字。
收到這些信息的時候我真的很感動,這只不過是我自己的一個小決定,沒有想到能得到這么多朋友的關注和喜歡。
我本身真誠坦蕩,也對自己誠實。以后大部分文章還是繼續在這個公眾號上發布,希望能跟你成為長久陪伴的朋友。
以前寫公眾號文章總想著要有所啟發,但這世間的大道理人人都懂,并不需要誰來教誰。
我自己刷公眾號文章也常常有這樣的感覺,看的時候有新鮮感,有獲得感,會被吸引,停不下來,但看完之后依然兩手空空,什么都沒有留下。
與其說教,不如坦露心聲。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每個人都是時代的縮影,我的軌跡,我的成長,我的抉擇,我的猶豫,我的焦慮,我的所思所想,也許都能在你身上找到印記。
就像我幾年前,不知從何加了一個做甜品的女孩子的微信,看著她因為熱愛,從模特轉為甜品店老板娘。
從一個人的小店,做到有一個小團隊,能承接酒店的下午茶業務,蛋糕的款式越來越精致,照片的風格越來越多變,不變的是她想做好健康甜品的初心。
也有一家淘寶店鋪,七八年前我第1次在這家店里買了一些小物品,幾年之后已經成為排名非常靠前的皇冠店。
而這七八年的時間,我也從一個還在學校青澀稚嫩的小女孩,慢慢靠近自己想要的模樣。
這些見證成長的經歷,回顧起來會有一些些養成游戲的樂趣,仿佛是多年前從沙灘撿起一只蚌殼,最初的那一顆砂礫,在時光的打磨下已經蛻變成了珍珠。
而我是那個見證者,也在時光中有了自己的成長。
也許多年之后,看著我的公眾號,一路成長的你們,也會有這樣的快樂。
公開寫作,自己寫得暢快,說不定還能在這個漫長的旅途中,用時間篩選出一些長期陪伴的老朋友。
當然也會有一些負面的聲音,這是公開寫作的壞處。會有人給我留言說寫的太長了,沒耐心看,能不能寫短一點。
但要做自己,就不能玻璃心啊。
那些善意的留言,鼓勵、建議、日常打卡、還有陪伴,我都珍藏在印象筆記里,那些負面的聲音就讓它們隨風而去。
有自我,可能會有一部分人喜歡你,也有一部分人不喜歡你,但時間如大浪淘沙,最終會留下一部分真正同頻的人。
而如果沒有自我。別人想喜歡你都找不到理由。
今天跟閨蜜討論如何才能打開自己。我覺得很多東西需要先破后立。
不在意別人的評價,放下得失心,才能建立自己的標準和規則。
最近看了好幾本書,都有類似感悟。
良好的心態可能是做成一切事情的基礎。
能力有大有小,技能也皆可習得。
如果你有開放的,愿意交流的,接納的,包容的,愿意付出的,助人的心態,這就是一切成功的起源。
前幾天接的一個咨詢,是一位有著十幾年教學經驗的英語老師,現在雙減政策出來,對線下學科教育有很大的沖擊,所以想轉型線上,但又找不到方向。
她說她之前在培訓機構做老師,也沒打算自己單獨干,只是后來因為懷孕了不太方便,想辭職休息一段時間。
結果好多家長主動找到她,說希望她能繼續帶自己的孩子,懷孕的時期他們也可以等。
她是被家長和市場需求推著往前走,才繼續開了自己的培訓學校。
她不愁線下生源,基本都是老客戶轉介紹,以及附近小區的家長慕名而來。
這個時代的機會其實很多,我們只要能滿足一部分市場需求,認真做事,利他助人就一定能被看見。
我有個閨蜜是做互聯網投放的,她曾經跟我說過,當很多資本驅動的大公司,只把客戶當成 KPI背后的一個數據時,那些真正用心做服務的人反而能走得更遠。
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可以有營銷活動,可以有資本驅動,但當繁華散盡,潮水退去,真誠才最寶貴。
關于心態,我想起前幾天看到的一篇文章。
當我們修煉出了一個穩定的內核,就能在情緒的驚濤駭浪中不動如山。
不會被別人的批評和指責打亂方向,也不會限于世俗的好壞對錯。
而是每天都很篤定,向著自己生命的終極目標,穩穩邁進。
愛迪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小時候他在學校上手工課,老師要求大家做凳子。
愛迪生交上了一張歪歪扭扭的小板凳,老師生氣地說,?這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凳子。
如果換做其他的小朋友,可能當場就要被說哭了。
但愛迪生卻很認真的跟老師說,不,起碼還有兩個比它更丑的,因為這是我的第三個作品。
愛迪生發明燈泡之前失敗了近萬次,他的同行只會嘲笑他,說他失敗了一萬次,簡直是異想天開。
愛迪生卻毫不在意,他說:我并不是失敗了一萬次,我只是確認了一萬種不可行的方法而已。
直到他用到鎢絲,為人類帶來了第一線光明。
很多人會把失敗當成結果,從而否認自己的能力,當作自己的減分項。
但是在愛迪生看來,并不是這樣,這是他探索路上的經驗,是他的加分項,他已經加了1萬分了,他為此感到驕傲,并且充滿了希望。
愛迪生67歲時,一場大火燒光了他的實驗室,半生心血也幾乎都付之一炬。
正當他兒子焦急地找到他,想開口安慰時,愛迪生卻對兒子說:?快去把你母親找來,這樣的大火真的是一輩子難得一見。
大家都以為這場打擊可能對愛迪生造成重大的挫折,但他卻說,感謝上帝,一把火燒掉了所有的錯誤,我又可以重新開始了。
20天后,愛迪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
世界上唯一的失敗,就是你認為自己失敗,否則每一次不成功的嘗試,都是在為下一次成功積累經驗值。
如果有這樣一個穩定的內核,那么不管外界如何評價,境遇如何起伏,都不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接納和認可。
這也是我所追求的心態。
之前跟一個朋友聊天,說到我覺得自己情商不夠高,在一些社交場合會拘謹。
朋友說,跟我熟悉之后,其實就很容易能感受到友善,并不會疏離。
每個人的特質都不一樣,她很外向,容易跟陌生人打成一片,喜歡熱熱鬧鬧,但她很難獨處,也不喜歡寫文章。
我以前以為,提高情商需要多學一些技巧,知道在什么樣的場合需要用什么話來回應。
朋友跟我說,如果只停留在技巧之上,你就沒有辦法真正享受與人交往的快樂。
你只需要對人保持好奇,發自內心去欣賞不同人身上的特質,去發現他們的優點,把每一次溝通都當成是獨一無二的人生體驗。
很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在我有意識這么去做之后,我發現我確實更放松,更享受與人交往了。
昨天振哥和兩個朋友陪我過生日。還有很多親人和朋友給我寄了禮物,打了電話,發了信息,公公婆婆也給我發了紅包。
我突然深深的意識到,為什么說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健康、關系和成長。其中關系排在成長之前。
因為事業成長提供成就感和價值感,而所有的愛和幸福,都要從關系中來。
昨天還有幾個,好久沒聯系的前同事給我發了信息。
那會兒我們都剛畢業,在公司里一起培訓,一起吃飯,還常常一起逛街。
那些簡單又快樂的日子仿佛已經過去很遠,但一個信息又讓那些過往重新鮮活。
我跟他們說,突然有種青春的感覺。
還有一個大學室友也給我公眾號留言,說我昨天的生日,正好跟她農歷生日同一天。
她是我們大學宿舍的寢室長,會彈吉他,會打籃球,又暖又颯的女孩子。
還有我的研究生室友,她在我們畢業那年就跟初戀結婚,現在孩子已經一歲了。
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嘴角又不由自主的上揚。
過往的那些記憶,像《頭腦特工隊》里的一顆顆記憶彈珠,被封存在記憶銀行里。
掀開簾子一角,它們依然熠熠生輝。
感恩我擁有的一切,感恩我擁有的你們。
昨天凡凡開了直播給我化妝,我第1次知道原來化妝需要一個半小時,層層疊疊往上加,妝容確實一點一點精致起來。
這周凡凡在我家住了幾天,我們一起工作一起聊天一起做飯一起吃飯。
我每天早上準備好豐盛的早餐,提前安排中餐和晚餐,家里多了很多煙火氣,也讓我第1次有了照顧別人的感覺。
這是一種非常微妙的感覺,我仿佛變得更細膩,更有耐心,更樂于奉獻。
愛滿則溢。我擁有的已經足夠從心間滿溢,分享給更多人了。
一個人沒有辦法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
所以想要變得溫暖,想要能給出無條件的愛,那么首先需要自己擁有過,或者見識過。
我是受益者,有很多朋友家人給我這些,我也希望能從我這里,把這些溫暖給到更多人。
前幾天表弟準備阿里終面,給我打了個電話,要我幫他做面試輔導。
今天另一個朋友要準備面試,我跟他說,也可以預約面試輔導,如果他需要我隨時都在。
他說,有這一句話就很讓人安心,非常有力量。
自從我變的更開放,更包容,更愿意給予,我確實更快樂了。
今天寫書的業務也有了一些進展,得到了查克博士的認可。
我終于確認了自己的天賦,我從小不喜歡看劇,不喜歡看綜藝,只對文字天生敏銳,即使是在休息的間隙,也忍不住抓一本書在手頭看看。
我的理想生活就是能寫寫字,看看書,做做咨詢,能創造價值,有穩定規律的生活節奏,有心意相通的朋友,有溫暖和諧的家庭,有一些閑暇時光能出去看看世界。
以前只是當做是世外桃源的理想,現在已經隱隱看到曙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
也許找到天賦的路徑幽暗曲折,但只要不放棄。這一天總會來臨。
我是CiCi,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