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創世論
在故事最初的最初,在一切都只是虛無之時,“它”就已經存在了。
沒有任何智慧生物可以知道“它”的來歷,甚至于“它”自己。在“它”學會“感知”的那一瞬間,“它”的身邊,是一片的虛無。
那是一個連光都沒有的地方,所以一切的形狀、顏色都失去了意義,所以用語言無法描述“它”的外貌。不止是顏色,一切后來智慧生物所探查的所謂“數學”“物理”,在“它”存在之處都是行不通的。這里沒有秩序,因為“它”還未創造,而那些數學物理之類的科學,不過渺小生物所能窺見的“它”所制定下的規則的冰山一角。
“它”在虛空中移動,虛空也在“它”的身邊延展。需要明白的是“它”與虛空不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而是平級的,就像智慧生物的幼崽玩一個皮球一般,球被幼崽丟出去,幼崽也跟著球跑。
而被“它”前行時攪亂的虛空生成了一個包,又被游走的“它”壓平。你大概可以理解為一張紙被不小心揉皺了,或者怎么樣都行,總之,虛空有了波動,這些波動產生了一個個小小的黑點。這些黑點雖然托生于虛空,卻又比虛空多了一個維度。
有的時候,“它”會無趣地啃食自己,然后又產生自己,而那些啃食的邊角碎屑,則會變成另一些小小的黑點。
這些黑點,就是后來智慧生物所形容的“宇宙”吧。
“它”有了新的樂趣,將自己變小,進入黑點,然后,繼續在一個個黑點里游走,或是選擇一個黑點陷入沉睡。
這一點不可避免地又在黑點里創造了無數的小黑點,后來,這些小黑點被稱之為“星球”。
不同黑點所形成的起因使得它們內部能量運轉的法則變得不盡相同,托生于能量的黑點則元素泛濫,而托生于“它”的黑點則更仰賴于秩序和規則。
不過現在說這些還太早了,“它”繼續游走,或是沉睡。然而在旅途之中受傷是很常見的事情,“它”也不例外。
這和被拋棄的腐爛的一部分不一樣,這此被遺落下的“它”是鮮活的。而也因為此,“它”誕生了。
為了稱呼方便,我們稱其為他和她吧。
從此,旅行不再孤獨。
虛空中有無數的宇宙和無數的星球,而他們在無數星球之間游蕩,又孕育了更多的“它們”。
??? 或者叫它們“神”更為切合一點?
??? 神在自己出生的地方繼續創造著文明和更小的孩子,當然也有一些智慧生物的孕育全憑元素碰撞和能量波動的偶然(不過誰的出生不是巧合呢?)。偶然的變數是那樣的多,這使得這些孩子們有著截然不同的外形和文明。
不過這也是正常的,因為他們的先祖他和她的形態是不可言說的。而0與無窮(∞),相差的也就是另一個0。
他們有的時候逛得累了,會選擇讓本體陷入沉睡,而分出一縷細小的能量,暫托于某個世界,感受子孫們的樂趣。
II.黑點之煎餅
煎餅是虛無中某一個宇宙里的某一個能量團,很顯然,這一片煎餅是由能量的碰撞所產生的。
煎餅之所以被叫做煎餅,是因為如果從虛空中看,這片大陸的樣子像一塊薄薄的煎餅,煎餅的中心貫穿著一根牙簽(世界之柱),牙簽頂部是厚厚的奶油慕斯(大氣),白色的奶油形成了能量膜,將整個大陸封閉其中,而煎餅的邊界則是一個個打著圈的巧克力卷(能量漩渦),阻擋著大陸上的生物來到邊界窺探世界的全貌。
大陸分為正反面,正面是生活著七大種族的圣羅大陸,背面則是惡魔和亡靈所支配的莽荒之地。理論上除非是在煎餅的最邊緣,否則大陸的正反兩面是不可以相通的,但是煎餅的中心因為世界之柱的關系而產生了類似莫比烏斯帶一樣的空間扭曲,這使得在靠近世界之柱的附近區域,正反兩面的生物有可能發生交流。
而這片大陸最初的神,在后世被稱作父神莫甘比西的父神,他最初選擇這塊能量團作為自己畫布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曾經在某個胞兄所創造的世界里吃過一個扁扁的煎餅,然后他愛上了吃這種東西時的感覺。
莫甘比西其實是一個沒有主見的家伙,這在他擬態的時候俗套地給自己的身上加上了八對翅膀就可以看出來。也正因為如此,在創造智慧生物的時候,他沒有選擇自己畫出全新的造型,而是俗套地在眾神論壇(一個由無數“神”的腦神經所連接而成的巨大能量塊,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地球網絡論壇的中央服務器,神明可以在里面交流思想,發表言論)里提供的無數模板之中選擇了造物主們常見的“西幻”主題套餐——有翼族魔族人族精靈族獸人族龍族鮫人族和矮人族,并且按照智慧生物膚色的不同,將他們隨意地丟在了煎餅的正反面——正面比較亮丟白一點的生物,背面比較黑丟暗一點的生物。
然后,莫甘比西就去兄弟姐妹家串門了。
這段歷史在后來被稱作第一紀年,在這一紀年各個種族的祖先們只干了兩件事——勘察地形,然后大打了一架,確立了各自的領土。
在最早的時候,煎餅還沒有被牙簽貫穿,大陸的最中心還是一座寧靜的,由于光明元素過多(日曬過長)而變成金色的湖泊。長著翅膀的有翼族憑借著強大的魔法能力打敗了其他種族,然后挑選了這塊莫甘比西最后出現的地方(星月湖泊)。
精靈族盯上了連綿群山下的茂密叢林,因為叢林的中心有一顆高高的樹木,天生翅膀不夠大的他們可以站在樹上看得很遠。精靈女王將叢林命名為烏納德倫(精靈之森)。
龍族祖先在戰爭中被體型嬌小但性格傲嬌的精靈女王深深吸引,決定居住在烏納德倫旁邊的群山之中(巨龍峽谷)。
獸人族在戰爭中和矮人們結盟,戰后與他們小個子暴脾氣的鍛造師朋友們共同生活在大陸大陸西北邊的石林沙漠之中(蠻荒之地)。
鮫人族熱愛大海,他們盯上了大陸東南的漫漫大海(迷霧幻海),海面上凸起的礁石正好用來歌唱和曬魚干(大霧)。
至于人族,這個七大種族中最最弱小的種族,只能忍氣吞聲地在其余種族瓜分好地盤之后切割了剩余的土地,并且試圖改變自身的弱小,努力變強。
他們選擇了三個不同的技能點方向,并且劃分為了三個城邦——向獸人族學習的鐵血王國(以有著強壯的肌肉戰士出名),向精靈族學習魔法的巫師聯盟艾森尼亞(以教會和魔法師著稱),以及和矮人一起研究工具和創造以及進行商貿的羅森帝國(他們的口號是元素是第一生產力)。
各大種族就這樣在自己圈定的地盤里繁衍生息,并且在戰后的幾百年間逐漸恢復了交流往來。無數的貿易商團來來往往,從大陸最北邊的巨龍峽谷帶來龍鱗鎧甲,飲一口精靈族可口的精靈果釀,穿過羽毛紛飛的星月湖泊,走過繁華的人類城邦,換取矮人們最新的發明,帶走尋找工作的貧苦獸人,再在鮫人們迷幻的歌聲中暈乎乎地被砍價,用無數的寶貝換取兩顆鮫人之淚帶回巨龍峽谷。
吟游詩人四處歌唱,歌頌著造物主的光輝。種族聯合學院的牌子被掛起,學者們掘地三尺求探九天,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文明。
然后大家才發現,自己所居住的大陸的名稱,居然是一種食物的名稱???!!!
他們決定召喚神明,要求改名。
那個時候,還沒有世界之柱的存在,而七大種族的長老們最后一次看到莫甘比西的地方是大陸的正中心。于是他們選出各族的代表聚集在一起,努力踩了踩地面,試圖召喚莫甘比西。
隨意踩地板這種事除了打擾樓下的鄰居之外沒有任何的作用,這在哪個宇宙都是不變的真理。七大種族合力用魔法炮轟地表的舉動只是讓被遺棄在大陸背面的魔族知道了原來自己的對面還是有生物存在的。這對于飽受背陽面陰暗濕冷環境差的魔族們來說簡直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于是他們一鼓作氣,直接鉆穿了這個煎餅,決心占領正面。
大陸正面的七大種族嚇了一跳——臥槽背面還有人的嗎????。?!
然后,神魔大戰打響,在背面苦逼修煉的魔族們得知自己是被尊敬的造物神給偏心流放到大陸背面的時候怒火中燒,他們撕碎了莫甘比西的畫像,決心殺光大陸正面的七大種族,讓莫甘比西失望!
理論上,哪怕魔族十分的驍勇善戰,一打七也是不太現實的事情。可是他們有著一個英明神武的領導人——由“她”托生的魔王伊莎伯萊。在魔王的領導下,七大種族節節敗退,大陸正面生靈涂炭,有翼族圣女犧牲自己的姓名,試圖召喚創世神莫甘比西,挽救大陸的和平。??
(莫甘比西:我大奶奶來我家搗亂,我是管還是不管?瑟瑟發抖.jpg)
?莫甘比西決定喊大爺爺。(大佬的事讓大佬來解決吧×)
在“他”的干預下,神魔之戰以魔族戰敗告終。魔族和無數戰場亡靈被趕回了大陸背面,莫甘比西抽出自己翅膀上的一根羽毛來填補被刺穿的大陸地表,這就是后來的天空之柱。而也算是為了安撫憤怒的魔族,莫甘比西沒有撫平在天空之柱附近扭曲的空間,留下了大陸正反面交往的通道。
第一紀年落幕,第二紀年開啟。(所以煎餅的名字還沒改……)
(未完待續)
on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