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是我們的名字(二)

請你稍坐片刻 ?待我講述回憶錄

一些人與事令你突然不舒服,一定是有原因的,這些原因可能你會馬上知道,也可能過了很久仍不會知道,或許是你根本不想知道。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從一個朋友那里聽了倩的故事,她和現在的(大學)室友相處得不是很愉快,正在努力爭取換寢室。對此我早已沒有過多的感觸,只是想說即使再難過也要保持微笑。

成長總是殘酷的,它總是和生活形影不離,時時刻刻踩著生活的影子存在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當生活給予了你多少快樂,它就會剝奪你等量的不諳世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聰明的人會選擇咽下,只留下淡然。

倩是我進入高中第一個認識的同學,之后便順理成章地成為我第一個要好的朋友。那時的我們有無話不說的親密,有保護彼此的默契;我們也曾在功課最緊張的時候結伴出游,也曾深夜不眠學大人一樣探討人生……

但是沒有感情基礎的一拍即合,終究左不過成長與性格,很自然的,我們之間的關系愈來愈淡,開始出現別的新朋友,開始習慣和新朋友訴說心事,也開始覺得新朋友越來越合自己的口味……

在和新朋友結伴之前,我們之間“如期”發生了爭吵,恍如上一刻已離我們十萬八千里,那曾經很多很多的事,就像鏡中花水中月,從虛到無。

十多歲的年紀,彼此都在成長,性格都在養成。好在那之后我們并沒有形同陌路,碰到時還是會打聲招呼。

我從不覺得自己的生活需要去迎合別人的喜好,更何況十五六歲那般的碧玉年華,老練世故在我們身上是找不到容身之所的。然而懵懂的年歲也更容易將生活搞得兵荒馬亂,隨著年復一年的變遷,荒草叢生。蓬勃生根處是你再也無法觸碰的人與事,是讓你想極力彌補卻終究白費心思,徒勞一場。

轉身回憶時,你是否還會介意笑顏朝天的面容需要無可奈何的深諳世事來保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