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柳林風聲》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作者筆下人物性格獨特鮮明,溫情友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生動有趣;文筆流暢,感情細膩,堪稱經典中的經典。讀完這本書,很多主題在我眼前閃現:人物、地點、故事、家園、季節、友情、幸福、召喚、成長、教育……真所謂:
? ? ? 風聲呼聲成長聲聲聲入耳,
? ? ? 趣事糗事瑣碎事事事暖心。
? ? ? ? 任何一個主題都令人著迷,每一個人物、故事、情節、語言都值得去細細體品味。對于學生“講好一個故事,比明白一個道理更重要”,但對于教師卻不僅僅如此。
一、題目解析
? ? ? 柳林是一個地方,是一些小動物們的家園(哪些動物住在柳林里?)
? ? ? ? 在河鼠的眼里柳林是“大世界”。柳林是小鼴鼠極力想探索的“新世界”。河鼠認為那里充滿恐怖,是千萬不能去的地方。柳林里有什么?很多動物不知道,因為大多數動物只呆在自己的領地,安全、舒適地度過一生。“柳林”是文中大部分小動物視野的盡頭,柳林是一個節點,是連接外界的一道屏障。
? ? ? ? “風聲”即呼聲,是外界種種美好事物對小動物的呼喚,是成長的呼聲。小動物是在不斷探索外面世界的過程中長大的。這種呼喚是心靈的呼喚,是內心的力量,是渴望的呼聲。也是家園對走出去動物回歸的呼喚。離家是為了更好地回家,回家是為了下一次出發。文中這兩條線非常明顯。“柳林風聲”就是這兩種聲音,是自然界的聲音,是內心的聲音。
二、我看柳林
(一)柳林即家園。
? ? ? 文中根據小動物不同的生活習性,多角度的描述了他們的生活地域。有地下的(鼴鼠、獾)、有地上的(兔子)、有水中的(水獺)、有河上的(河鼠)、有水陸兩棲的(蟾蜍)、有天上飛的(燕子)、有四海為家的(航海鼠)……
? ? ? ? 本文詳細介紹了小鼴鼠草坪下的家;河鼠坐擁一條河;蟾蜍擁有一個莊園;老獾居住在野林中央,對這個四個家進行了重點描述,家園意識非常強烈,這里的柳林是家的意向。家是什么?家是給動物提供擋風遮雨的地方,是棲息休憩的地方,是動物舔憩傷口的地方,是帶來安全,提供庇護的場所。是補充能量,恢復體力的地方。小動物除了要面對自己,還要面對他物,面對世界,這就決定了他不可能只待在家里,需要向上、向外不斷拓展、探索新的領域,不斷走向未知空間。
(二)故事的發生地
? ? ? ? “柳林”只是文中的一個地點,本文的地點就像一顆顆珍珠,用情節線一顆顆串起,就是動人的故事。河岸——大陸——野林——家園(獾先生、鼴鼠居、蟾蜍宮)——洄水灣——囚牢——河岸——水渠——路上……踏著這條路,你會遇到很多有趣的故事。
(三)精神家園
? ? ? ? 每個小動物都有兩個家園,一個是生活家園,一個是精神家園。
(四)聚焦洄水灣
? ? ? ? 洄水灣是小鼴鼠在河鼠帶領下第一次旅行的地方。是小鼴鼠的第一次出走。這一段是本文的第一章,此處介紹了許多人物,為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在回水灣小鼴鼠碰到了哪些動物?除了他碰到的,河鼠還提到哪些人物?你能在后面的章節中找到這些動物嗎?)
? ? ? 小胖胖出走的地方也是回水灣。在回水灣河鼠和鼴鼠聽到了牧神的召喚。河鼠說:“這是我的夢中歌曲之鄉,是向我演奏的那首仙月之鄉……”“這才是我們要找的地方,我們就應該在這里找到他……”。顯然,他們遇到的桃花源就是他們的精神家園。
三、風聲又起
? ? ? ? “柳林風聲”,風聲即呼喚聲。外界的呼喚聲,成長的呼喚聲,讓小動物們不斷地走出家門,走向大自然。是生存、成長、好奇、不安分、冒險、挑戰、遭遇……時時刻刻向小動物發出的召喚,讓他們一次次出發,豐富了生活,豐盈了生命。
? ? ? ? 同時也是家園對外出動物的呼喚,家不僅僅是一個動物的出生地,隨著小動物不斷走出去,家園也在不斷擴大。對燕子而言舉國為家,對航海鼠而言四海為家……這種呼喚其實來自內心的呼喚。
? ? ? ? 本文以小鼴鼠的行蹤為明線,跟隨小鼴鼠成長的腳步,他在一次次出走中認識世界,掌握生活本領,漸漸長大。在小鼴鼠的身上外部的呼喚強于家園的呼喚,使他不斷的走出去;河鼠對舒適安逸生活是妥協的,與他對外部世界的向往形成尖銳的矛盾沖突,兩種呼聲勢均力敵,這也是河鼠的痛苦之所在;蟾蜍經歷了舒適的家園生活——冒險入獄——逃生歷險——奪取家園,將故事一次次推向高潮,最后以重建家園作為大結局,家園的呼聲最終勝過了外界的呼聲。
(一)走出去,走出去
? ? ? 春天的召喚讓小鼴鼠放下手中的大掃除,鉆出了地面,穿過草地,奔向河邊,開啟了他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坐船,第一次旅游,第一次野餐,第一次劃船,一次掉到水中……他學會了游泳、劃船,與流水嬉戲,聽蘆葦叢的聲音……外界新奇美好,但也充滿挑戰與兇險。
? ? ? ? 第二次出走是因為好奇與向往。小鼴鼠獨闖野林,遭到兔子的捉弄。這次探險充滿恐懼,也是這次出走讓他第一次體會到了家的真正意義。
? ? ? ? 小胖胖離家出走,河鼠和鼴鼠找了一夜,黎明時分遇到牧神。因為河鼠和鼴鼠有一顆善良的心,才有這次善舉。牧神是真、善、美的化身。心存美好才能遇見美好,心存善良,才能感受到良知的召喚。牧神是主宰萬物的大自然,是救苦救難萬能的神,它庇護著各種動物。這次經歷讓河鼠第一次感受到外面的世界這般美好,外界的聲音(笛聲)這么優美,難怪小胖胖會多次離家出走?這是大自然的呼喚,這是內心的聲音。這是小胖胖的一次離家出走,這何嘗不是鼴鼠與河鼠的出走呢?
? ? ? ? 新鮮事物時刻呼喚著蟾蜍。帆船、撐船、宅船、吉普賽篷車、汽車……每一項新鮮玩意兒都令他著迷,外界的刺激主宰著他一次次冒險,一次次闖禍……在失敗中完成蛻變,獲得成長。
? ? ? ? 河鼠的出走是比較偶然的。第一次是為了尋找闖入野林的小鼴鼠。獨闖野林,河鼠也是第一次,風雪夜迷了路,憑借自己豐富的生活經歷和聰明的頭腦,找到了“家”。這次出走對河鼠也是一次難忘的挑戰,讓他第一次認識到自己如此勇敢。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挑戰,不逼一把自己,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強大。這次遭遇為自已安逸的河上生活增添了幾分波瀾。
? ? ? 第二次次出走是為了找回小胖胖。河鼠第一次看到如此美麗的回水灣。“這是我的夢中歌曲之鄉,是向我演奏的那首仙樂之鄉”,這笛聲是心靈的呼喚,是真、善、美的呼喚。只有心存善念的人才能聽到。牧神是動物們的庇護神,是迷茫動物的救世主。他們看到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是心中所擁有的。河鼠從未在晚上去過回水灣。此刻的回水灣就是世外桃源,就是河上小動物的精神家園。這次出走讓河鼠明白,要聽從內心的聲音,世界原來如此美好,有些感悟只有走出家園才能體會到。
? ? ? ? 燕子的遷徙
? ? ? ? 河鼠不能理解燕子為什么要飛往南方?燕子說:“南方在召喚,南方的歌,南方的色彩,南方明朗的空氣……”南方呼喚燕子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太有吸引力了,燕子們無法抗拒。在燕子的描述中,河鼠對南方充滿向往。“河鼠的心開始燒得火辣辣的,他暗自明白,那根弦,那根一直沉睡著、沒被覺察的弦,終于震顫起來了。光是這幾只南飛鳥兒的閑談,就足以撩拔起這種如醉如狂的新感覺,激得他渾身上下躁動不已。如果親自去體驗一下,感受南方太陽熱情的撫摸……”,內心對外出的渴求,內心對南方的向往,在他眼里那條天堂般的河,如今變成了淺灰色,冷冰冰的,綠色的田野變得暗淡無光了。走出去,走出去……
? ? ? ? ? ? ? ? 四海為家
? ? ? 航海鼠給河鼠講了他的經歷和本次出海的目的。講述了在海港上戰斗、脫險、聚會、釣魚、交友、捕魚、見義勇為……航海鼠有那么多的新鮮事,數也數不完。河鼠的心早跑到了海上,時而探寶,時而釣魚……河鼠第一次覺得自己的生活怪狹隘,怪局限的。
? ? ? “小兄弟,你也要來的,因為光陰一去不復返。南方在等著你,冒一次險吧,注意聽從召喚……”。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游,走出舊生活,跨入新生活。走出去,走出去……河鼠像個夢游者把背包甩到肩上,仔細挑選了一根粗棍,準備上路……
? ? ? (二) 回家? 回家
? ? ? ? 文中寫了許多家的召喚。家對鼴鼠的召喚,河鼠對家的迷戀,老獾對家的認識,小胖胖回家,燕子的南遷,航海鼠的歸家,蟾蜍的榮歸故里……一個聲音一直在呼喚:回家,回家!
(用魚骨圖畫出外部對每個動物的呼喚和家對它的召喚——出走和回家)
四、透過柳林看自已
? ? ? “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所有的故事,都是自己的故事”。
? ? ? 讀著故事,我總感覺小鼴鼠就是河鼠的兒子。河鼠天天陪著他,給他講故事,照顧他的起居,給他教游泳、劃船的本領,帶他去野餐,領著他拜訪自己的朋友……遇到危險時奮不顧身去解救(盡管自己對野林也充滿恐懼),不計代價地滿足他的愿望(風雪夜小鼴鼠要回家),耐心的傳授給他生活的經驗,教給他對抗恐懼的方法,給他鼓勵與安慰……最重要的是陪伴。當河鼠準備聽從召喚,離家出走時,是小兒子鼴鼠將他拉回了家,小鼴鼠是他出走的牽絆,也是他留下來的原因。
? ? ? ? 感覺自已就是這只河鼠。一個家庭和睦、工作穩定、生活規律的中年人。對自己擁有的一切非常滿意,并且十分享受這種生活。河鼠代表了穩妥的中年人。這個年齡的人容易坐擁已有的成績,躺在過去的榮譽里,停止學習,停止拼搏。工作沒有了壓力,沒有了競爭,呆在舒適區,不敢走出去迎接挑戰。家庭成了走出去的羈絆,上有老下有小,已經沒有了走出去的勇氣。
? ? ? ? 學習的路上我是小鼴鼠,充滿好奇;工作中我是河鼠,謹小慎微;玩耍時我是蟾蜍,瘋狂、不著邊際;面對學生,我是老獾,講究教育得法。他們就是一我的不同面。時而純真好奇,時而異想天開,時而安分守己,時而老成持重。
? ? ? ? 他們又是一個人的成長史,小胖胖是爛漫懵懂的幼兒期,小鼴鼠是好奇純真的少年期,蟾蜍是叛逆冒險的青年期,河鼠是安分保守的中年期,老獾是深謀遠慮的老年期。
? ? ? ? 老獾深諳因材施教之道。對待迷路的小刺猬,給他們提供食物,每人六便士銅錢,派人送給他們帶路,送他們回家——關愛弱小,指引方向;對待乖巧聽話的小鼴鼠,和他談家的觀念:“不論在外面游蕩多久,外面有多好,可最終還得回到地下,回到家中”。“野林里住滿了動物,他們照例總是有好有壞,也有不好不壞的——世界原是由各色各樣的生靈構成的”。耐心的給小鼴鼠講道理,使小鼴鼠有新的認識。對小鼴鼠更多的是鼓勵與贊美,耐心地指導;對待蟾蜍規勸、訓誡、講道理、關禁閉………面對不同的學生,我何嘗不是這只老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