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inopec淡然
近期去上了一節理財課,據說講師是由省里的二級理財規劃師,課的大概意思是:如何管理自己錢財,讓錢財跑贏CPI,跑贏通脹,讓錢能夠增值,并能為我們的家庭提供幸福的保障。
首先,說一下,幸福是由什么組成的?
“幸”字拆開來看,是有土地、房屋,有錢。“福”字拆開來看,是有衣穿、一口田,意思是有一份值得自己耕耘的土地。即:有房居住,有點錢,身體健康,合家平安,還有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這就是幸福。
實際上,我們擁有以上的東西,為什么還是感受不到幸福呢?
全球幸福指數調查:中國人為什么感到不幸福?
2016年9月總部在美國的調研機構蓋洛普公司公布了一項對全球135個國家人口幸福感的調查,主要以,1、社會活動。2、社會地位。3、財富狀況。4、交際能力。5、身體狀況。五個量化指標來評估居民幸福指數。
在調查對135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排名,根據調查結果,巴拿馬成為居民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中國排在第90位,落后于印度(第71位)。
我們為什么不幸福?看似個很簡單的問題,實際上是個比較復雜且長久的問題,這主要源以下因素:
一、期望值大于支付能力的落差
目前中產階級越來越多,但是他們自己的內心期望值遠遠大于實際支付能力。比如:一個中產階級去看房子,他看中的房屋價值往往跟自己實際的支付能力相差甚多,自己的購買能力遠遠無法達到房屋的價值。也就是說,自己看中的房子,當前根本買不起,又不肯退而求其次,這種落差直接造成心理不快樂的因素。
還有為了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教育,贏在起跑點上,近年來“學區房”熱售,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購起這樣的"學區房",因為,教育之路,全靠金錢,由錢來鋪路。你想要上好一點的學校,但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兒,希望之美好,實際實現不了,對于糟糕的現狀,又無能力去改變,無可奈何。直接“購買不起”這樣失望落差,也是造成我們不快樂的因素。
二、貧富差距,產生失落感
馬太效應造成的有錢的越有錢,沒有錢的越來沒有錢,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有錢的人搶占先機,占領更多的資源,獲得更多的錢,甚至是拿走貧窮者的全部資源。因此,普通人連小小的確幸實現都不易,也根本談不上幸福感。
我們現在的經濟發展非常快,不確定的因素也有很多,這讓很多我們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當這種期望值得不到滿足時,自然會產生失落感,由此,時常會感覺不到幸福。
三、攀比之心,幸福感減少
攀比之風伴隨著我們的一生,與認識的人相互之間比著財富的多少,比住房的大小,比孩子上的是不是名校;男人比誰錢多,女人比誰老公厲害,小孩比誰爹媽能干,父母比誰子女出色;就連往昔純潔美好的同學會,也慢慢蛻變成潛在攀比的名利場。整個餐桌,除了“錢”之外,基本不談其他東西。所謂的同學聚會,基本上由過去在學校不是很有“名”,而目前“混”得不錯的人牽頭組織。
就這樣一輩子都活在一種不斷攀比的過程中,越比心理越會失去平衡:他要什么沒有什么,憑什么比我過得好?他一不懂業務,二不懂管理,憑什么當我的上司?那個人要德無德要才無才,憑什么升遷比我快?他知識沒我多,文憑沒有我高,本事沒我大,憑什么比我更成功?
如今想找一個沒有攀比心的中國人真的是不容易。你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周圍的人,能真正做到“知足常樂”的人有多少?比來比去,把自己的欲望和野心越比越大,幸福感越比越少。
四、嫉妒之心,蒙蔽了幸福
嫉妒是人心靈的枷鎖,它不僅會蒙蔽我們的雙眼,還會蒙蔽我們的心靈。
大多數人由于普遍存在一種,自我評估不佳,總覺得對目前的狀況不滿意,期待別人從也同自己一樣或者是比自己更差一些。在一些攀比之心后面,存在更深一層次心理不平衡,滋生強烈的嫉妒之心。
“嫉妒”,產生于最熟悉、最親近的人群之間。有句話說的好:乞丐不嫉妒百萬富翁,卻會嫉妒比他多一饅頭的人。因為自己達不到他人的高度,在某些方面比你稍強一點點的人,憤憤不平于別人超過你一點點的時候,嫉妒身邊“最近”的人 憑什么比我好?全然看不到別人無數黑夜與白天的努力,不去思自己之過,卻深感到“不平”的失落感。
在這種不健康心理狀態下,焉會有幸福可言。
五、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擔憂。
梁曉聲曾寫了一部書《當代中國人社會心態》,特意用了“忐忑”這個流行詞和關鍵詞形容并做了詳細的解釋。實際上說的就是中國人心理上最缺的安全感問題,主要來自生活的情感危機、婚姻危機、家庭矛盾、人際關系障礙等都給人增加巨大的心理壓力。
大多數人都可以吃飽穿暖,自主選擇職業,選擇旅游目的地,而且國民的人身安全可以得到有效保證。但對未來仍然存在潛在的擔憂,雖然錢掙得多了,但是花錢也更多,一生花錢會更多。比如:孩子的成長教育、結婚買房、自己養老及家人看病等等。
人生就是這樣,生活里太多的不如人意,患得患失,得到了怕“擔不起”,失去了又覺“傷不起”。
生活不是你的工作量,絕非你花了多少錢和心血,它就必須給予你相應的反饋。
生活,就是要學會接受你能接受的,明白你能明白的。生活中深藏的幸福感,不是任何有形的物質能夠衡量和評價的。
靜下心來,聽聞鳥鳴花香,那些真善美并存的美好瞬間,猶如靈光乍現的禪機,超越于世俗的權力與金錢之上,也是最大的幸福所在。
在飛速變化的時代,我們需要適時修煉一下,不那么飛速的心靈。
Sinopec淡然,本文為作者原創,感謝閱讀,圖片來自網絡編輯。任何形式轉載請簡信聯系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