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孩子視頻讀了兩個小時的書《窗邊的小豆豆》,不時引得她哈哈大笑,度過了一段快樂的親子時光。喜歡里面小林校長的一段話:“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么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
還想補充一句,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莫過于身處愛中,卻感覺不到愛。我發現自己是典型的感受型動物,甚至過分地成為多愁善感了。過度地憑感受行事,是特別容易受干擾的。記得有同事說,我發現你狀態特別容易受上一件事情影響。好吧,的確是這樣呢。
這幾天反思自己模式,發現自己總是思維定勢,無法從多角度看問題。比如,今天第一天使用光學顯微鏡,以我的記憶操作,卻怎么也調不出油鏡視野,我四年前也經常使用啊,沒什么復雜的啊,一個10年的檢驗師怎么能調不出顯微鏡高倍視野呢。我想自己調出來,卻怎么也不行。我發現自己反復嘗試的,只是一種固定的方式,也就是固定的思維。還有一種執著的感覺,我一定要調出它來。不過這種執著很快放棄,只好叫一個同事過來幫忙,他過來后,隨意地調整一下光線,原來我一直在視野里,只是光線很暗,低倍轉高倍后,光線更暗,幾乎看不見了。呃呃呃。我為什么就跳不出固定的思維,去看看光源呢?
突然間,我恍然大悟,因為這幾個月來,我一直在另一個組,用的是熒光顯微鏡,視野比較暗,而且光源強弱是固定的,只需要打開,不用調節。于是,就是這樣的思維定勢,忘記了光學顯微鏡基本的調光問題。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基本都是專注于一點,成了思維定勢。記得看過一個小視頻,大意是,有四個點,你盯著其中一個點,其余三個點就從視野消失不見了。這種專注,有時是好事,可以避免干擾。可有時,又是致命的錯誤。鉆進一個牛角尖出不來了,好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