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碩果兒到了上學的年紀,我想把他送去私塾學堂,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本以為可以很順利,沒有想到學堂要先考核家長,考核家長是否足夠了解認可并堅持這種教育理念,由此我看了《一場演講 百年震撼》。
? ? ? 視頻中王財貴老師推崇我們的孩子應該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我雖然學習中文幾年,但因為自己的懶散,大學幾年一無所獲,畢業之后也不曾堅持讀書學習,所以并不敢妄談傳統文化。只是畢業之后工作這幾年有六個字體會深刻:先做人,后做事。
? ? ? 工作中與領導與同事如何相處,生活中與朋友與親人如何往來,甚至自己一人時該如何自處,無時無刻不體現著如何做人的智慧和分寸的拿捏,但是在我的校園學習生涯中,卻沒有學得一星半點,一切全憑自己在實際生活工作中的總結和頓悟,有時機緣巧合,巧得一句兩句如“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又或者“巧言令色,鮮矣仁”才猛然間發現,原來早在幾千年前,老祖宗就已經告訴了我們,只是膚淺如我,每天混沌渡日不思進取,怎可能知道這些玄妙法門?
? ? ? 我們是傳統文化斷層的一代人,雖有接觸,卻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斷層應該始于中國最貧弱最迷茫時的清末民初,胡適的白話文運動,將白話搬進了教科書,那時的有識之士為了改變國家的命運,做了許多嘗試,是適應那個時代的要求。
? ? 時間不愧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尺。
? ? 時代在進步,歷史的車輪也從來不曾停下腳步,傳統文化這列滿載著巨大精神財富的寶車在現代人眼里也越來越被重視,人們開始漸漸意識到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至今仍是指導人們學習生活工作的金玉良言。它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解答了人生的所有困惑。
? ? ? ?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學習,并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踐行其中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