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都可以隨時開始一項計劃,制定一個目標。可是,古之有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開始的時候,人數眾多。最終能堅持完成的就很少了。所以,成功的路上不擁擠,因為隨時都會有人放棄和退出。這就讓留下的為王,溜走的為敗寇。我們都有理想,有理想是值得肯定的。可是,有理想,不實行肯定是無法實現的。或者是,有理想,行動很少的,也是很難到達理想彼岸的。我們不看好哪些空有理想,但從來不去努力的人。但是,我們老是被那些有理想,假行動的人欺騙。什么是假行動者,或者是那些偽行動者呢?這類人并不是說它們不行動,也不是他們沒有計劃和理想,該有的他們都有,唯有一點沒有。那就是從來沒有從頭到尾貫徹執行。而是,要么行動一周,要么21天,或者100天,就覺著自己可以形成習慣,成為自己的能力。把自己還沒有實現的東西提前曬出來。在《刻意學習》這么書里提到這樣的概念。但是,我喜歡把這種人叫做為行動派。他們還沒讀幾頁書,就開始截圖,拍照。讓人們感覺他們在行動,在讀書。其實,等他們被點贊的熱度過去了,他們的讀書就偃旗息鼓了。他們提前消費還沒有的成就感,體驗這種及時反饋。所以,激情退去,又要計劃下一個理想和目標了。比如,賽跑步,看到嶄新的跑鞋,運動服裝,和app的運動里程。滿滿地生命在于運動。等曬上一周,一個月或者最長的100天。你就會發現,這個人永遠在不回運動了。于是,你可以看到他們不久就會出現新理想和新目標。再比如,他們會曬做飯或者烹飪;或者是曬曬旅游,行萬里路 就等于讀萬卷書。他們早不讀書了,改為通過旅游來開拓視野了;他們或者開始學英語了,曬了個二維碼名片,只要分享就可以讓你學習21天英語。可是,誰知道他有內在群里面堅持學,或者是潛水。因為免費群往往沒有督催和監督。他們自以為加群就等于學了英語。不知道是我們的思維在退化,還是信息時代弱化了勤奮刻苦這個素質。只要曬了圖,就感覺自己學了習,也懂了知識。很顯熱,這個邏輯不成立。那么,我們可以不去好好讀書,知識大體看看,截張圖就OK了。世界不是那么簡單,如果那么簡單,我們就都可以獲得很輕松了。一切都是假象,偽行動者給自己和別人創造一種幻覺,麻痹和安慰自己心智,以便獲得贊美和進步。贊美可以得倒,進步很難確定。我沒見過曬幾張圖就學好習的。
2.偽行動派人數較多。分析其原因,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科技的進步,只能手機的進步,手機App 的活躍。這些都讓我們很容易獲得信息同時讓我們缺乏思考。只要動動手截圖,轉發,拍照就可以完成。我們對所獲得的信息不思考,或者思考不深入,或者見地不深刻。反正,這個東西你就略懂皮毛。最終,你獲得知識有可能只限于文字層面。第二,信息時代,讓我們焦慮,浮躁,恐懼,擔心,迷惘…于是,人們就會找一種東西來壓制這種東西。就像牙疼了,可是吃個止痛片。過不了多久,就沒有之前那么疼,但是,它實質上根本沒有治了你的病。藥勁一過,你又發現疼痛,于是再吃。看著你從疼到緩減,造成你把牙疼吧更治了。其實,你只是不疼了。不帶表你稍后不痛,變你以后不疼。指標不治本是我們要求強即是反饋,人們太過浮躁而已,想暫時安靜以下。曬自己學到的東西就是起到了緩減作用。第三,虛榮心作祟。每個人都想在網絡中展示自己完美形象,于是從開不消化知識,而是努力展示自己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