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女性朋友在朋友圈說,在市場上買了二十斤紅薯,讓同事幫忙抬上樓,還是累的滿頭大汗,慶幸現(xiàn)在有快遞哥,免受了許多疲勞之苦。
回想起兩個月前,年已七十的岳母,車馬勞頓轉車換乘的從鄉(xiāng)下來探望我們,我和愛人一同前往接站。岳母帶了些鄉(xiāng)下土產(chǎn),帶了自家產(chǎn)的板栗,大半塑料編織袋約有三十斤的樣子,我本想背著回家,愛人和岳母死活不讓腰疾未愈的我背,愛人幾番想背,無奈力不從心。我想租個車來幫忙,岳母堅決不同意,不到五百米的路程,鄉(xiāng)下人不會為這點路花費冤枉錢,再說區(qū)區(qū)三十斤,對勞作慣了的鄉(xiāng)下人根本算不了什么。就這樣,兩個年輕人,看著一個七十歲滿頭銀發(fā)的老人,背著半袋板栗闊步走在城里的街道,臊的我不敢看路邊的行人,不敢直視他們看我們的眼睛。
什么時候,讓久居城里的我們,失去了縛雞的力量?記得小時候,上學的唯一動力,就是能在城里找一份雨淋不著風吹不著的工作,脫離鄉(xiāng)下日夜勞作的苦海,這也是父母眼中的出息。現(xiàn)在,我們有了工作,有了出息,缺沒有了承擔生活重擔的力氣。
小時候放學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yè),而是要幫父母做農(nóng)活。肩挑手提人抗車推的年代,鍛煉的不僅是我們堅強的毅力,還有強壯的體魄?,F(xiàn)在城里的孩子,學習是主要任務,學習之余玩玩手機打打游戲成了唯一的體力活。就是鄉(xiāng)下的孩子,也沒有幾個能主動幫父母干活的了。即使有,父母也是舍不得差事,寧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忍心孩子跟自己遭罪,只有一個愿望,孩子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出人頭地就行,一好百好。漸漸的孩子在我們的精心培育下,個個身長力不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手無縛雞之力。
最近幾天江歌被害的事件,隨著兇手宣判日的臨近,又刷爆各種自媒體。案件無需贅述,不義者會受到社會和道德的譴責,從而讓茍生者生不如死的活著。弒人者得到法律的嚴懲,不能讓其茍且偷生。受害者天堂得以安息,死能瞑目,家人能得到慰藉。
我突然想,如果江歌會點武術,結果又會怎樣?或許她依然不是獸性大發(fā)的男人的對手,但最起碼不會是任人宰殺的羔羊,死的不會那么慘,或有一線生還的希望。我們現(xiàn)在要求孩子多才多藝,不遺余力的給孩子報舞蹈,學鋼琴,學繪畫,終極目標就是考高分上名校。學校本身就不多的體育課,往往怕學生出現(xiàn)意外擔責被荒廢,或淺嘗輒止,潦草應付,或被挪作文化課之用,形同虛設。家長和學校聯(lián)手培養(yǎng)了一批營養(yǎng)過剩,人高馬大的紙老虎,體能差到了歷史低點。
社會也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溫床。住在高層的我們無需再爬樓梯,出入四輪伺駕,最次也要兩輪,還需電動的,購物都不用逛街,淘淘就來,餓了一個電話就能解決,都省了坐電梯的時間。越來越便捷的生活方式,越來越人性化的商業(yè)服務模式,讓我們漸漸的失去了對自然界的抵抗能力,慢慢成了頭腦發(fā)達四肢簡單的外星人。
我們不能奢望自己的歲月靜好,建立在別人的善良之上,我們不能苛求一生的平安,維系在自己遇人皆淑上,畢竟社會的發(fā)展不允許我們再過世外桃源的日子,要想幸福平安的度過一生,除了有雙甄別人魔的慧眼,恐怕還需要一副刀槍不入的盔甲。
在教育孩子上,不但要飽其體膚,還要勞其筋骨,畢竟這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也是自然法則,終究不會改變。我們不希望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都成食肉的虎狼,但最起碼不能成為別人案板上的砧肉。我們在培養(yǎng)孩子善良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學會鋒芒,畢竟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如果想讓孩子平安的生存下去,我們必須一半是舞蹈一半是武術的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