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有等級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后來QQ群也有了等級,再然后,也就是昨天,發現QQ群成員在群里也有了等級,不僅僅是等級,還有稱號,并且可以自定義。
這個讓我想起來百度貼吧的等級規則,除了百度貼吧20級封頂,而QQ群6級封頂之外,并無太多的不同之處
最開始知道等級,還是從游戲里發現的,剛開始接觸的《紅色警戒》游戲里的兵種都是有等級的。從最低的沒等級,到最高的三級——這個基本上是取材自現實中軍隊的編制。
接著就是網絡游戲的興起,第一個玩的網游是什么呢?大話西游?千年?傳奇?石器時代?唔,記不清了,時間有點久呢。
等級制度的引入涉及了心理學的一個領域,叫做成就感。相比于其他人,當你的等級更高,自然會更有成就感,因為這意味著你比別人強。而為了這種成就感的獲得,游戲玩家自然會增加付出,包括時間的付出和金錢的付出。
在那個時代,游戲還停留在點卡階段。也就是說,那個時候你想玩游戲是需要購買點卡以獲得游戲時間的,否則你所創建的人物是沒法進入游戲里玩的。現在的玩家可能覺得不能理解,但是在當時確實是這個樣子的。與此同時,游戲中的職業玩家開始出現。
而隨著某位大牛的創新,游戲開始走向免費化,游戲商城系統開始出現。
這個時候玩游戲已經不要錢了,但是要想玩的好,那就需要好裝備,高等級。游戲商城的出現讓游戲公司的發財之道更加隱秘也更加暴利。人民幣玩家這樣的稱號,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出現在網絡上的。但是要知道,你手中價值高昂的裝備,在游戲公司的數據庫里,也不過就是一個數字而已——可以說其成本是固定的,在做出第一個這樣的裝備時,成本就已經付出了,而最后最后不管售出多少,成本并不會有太大的增加——而這個數字卻為游戲公司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益。而基于自愿的原則,很多人無形中會對這種收益進行低估。
除此之外,人民幣玩家還養活了另外一群人——職業玩家。當一群有錢卻沒時間和耐心進行枯燥的打怪升級的玩家有這種需求的時候,自然會有一群沒錢卻有時間和耐心的玩家提供這種服務——賣號或者代練。
QQ的等級也很早就出現了,最開始是按照小時來計算等級,但是后來發現對于使用電腦方便的人來說,他們可以24小時掛機卻不聊天,最后得到一個高等級的號碼卻對騰訊的收益沒有太大的好處。
盡管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畢竟游戲和聊天軟件并不一樣,游戲的收益來自于游戲本身,而聊天軟件本身并不能為騰訊帶來收益。
因此在后來,騰訊的升級方式從原本小時記變成了現在的活躍天數。
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呢?無非是增加用戶粘性。
騰訊并不希望你成天只是掛著QQ,而是希望你能夠真正的參與到聊天這個活動中來。因為不參與就缺乏關注,缺乏關注就難以對其增值服務感興趣,也就難以為騰訊的收益做出貢獻。只有你真正地在使用QQ來聊天,而不僅僅是掛機,騰訊才有機會把錢從你兜里掏走。
在很早的時候,騰訊就開始引入VIP、QQ秀和彩鉆的概念,這和游戲中的商城可以說有異曲同工的作用。都是讓人花錢來凸顯其與眾不同之處,比如QQ音樂的綠鉆,QQ空間的黃鉆,以及其他一些各種顏色的彩鉆。
但是想讓人心甘情愿的掏錢去點亮彩鉆和獲得VIP的身份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這個用戶本身是一個重度用戶,如果一個人對QQ毫不在意,是不可能愿意掏錢去購買一個華而不實的東西的。是的,華而不實,QQ推出的這些收費功能除了能給予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并沒有太多實際的用處。也許就綠鉆用處還大些,畢竟可以讓你快速下載高品質的音樂,但這也是在滿足某種心理上的愉悅,而不能給予什么實際的益處。
所以,騰訊要想賺錢,想有收益,那就需要銷售這些額外收費的增值服務;增值服務的銷售需要用戶對QQ軟件的重度依賴;重度依賴則可以說是用戶粘性高的另一種稱呼。
QQ群內的成員等級顯示了一個人在QQ群內的活躍程度,而等級或者稱號則給予了用戶某種心理指向性。比如高等級用戶在高興的同時也會更努力的聊天以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而低等級用戶則有一部分也會因此增加活躍度而力爭上游,以提升等級。當活躍度提升,用戶對無形中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在群聊上面,使之對QQ軟件的依賴性增強,這種依賴性增強則使其更多的注意到QQ所推出的增值服務。而基于獲得心理滿足感、成就感的愿望,為了體現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或者說是基于某種攀比的心理,用戶便會有更大的可能去購買這些增值服務。
而這些增值服務的銷售額則化為騰訊的收益。
作為一個逐利的商業公司,其推出的任何服務往往都與利益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若是毫無干系,他又何必費這一番功夫呢?
至于為什么有的QQ群有這種等級制度,有的則沒有。按照騰訊的說法,是因為此種制度正處于試行階段。而要問什么樣的群效果最好?毫無疑問是高等級、人數眾多、群內成員活躍度高的群。
其實一直以來這都是騰訊的一個慣例——有什么新東西,先讓VIP付費客戶優先體驗。對于廣大的人群中,有守舊的一群人,自然也會有嘗鮮的一群,而這種優先體驗權無疑讓很多喜歡嘗鮮的人愿意去支付一筆不算太高昂的增值服務費用(確實不算貴,VIP一個月才十塊錢,超級VIP(SVIP)才20元,隨便省下一頓飯錢就有了)。
這樣喜歡嘗鮮的人群和喜歡群聊的人群很大程度上會出現重合,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喜歡嘗鮮,喜歡群聊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所以越是活躍的群聊用戶,其愿意付費的概率越高。
人數眾多則提供了較大的基數,即使轉化概率(指由非付費用戶向付費用戶的轉化的概率)低下,因為龐大的人口基數,也會創造出一個較大的絕對人數。
高等級的群則是人口基數的一種保證,因為一個群等級越高,其成員上限則越高。
讓更多的人選擇付費的增值服務——這一直都是當代互聯網公司所追求的目標,不僅僅是騰訊,優酷、愛奇藝、酷狗、迅雷等等,無不如此。
所以,這次QQ群內成員等級制度的推出,也不過是騰訊推出的新的間接圈錢手段,至于其效果,那就看實際情況吧,應該不會太差。
至于這些東西是好還是不好……對騰訊的收益來說無疑是有好處的,但是對廣大的群眾來說,可能需要你有更強的自控力才能控制自己不去把時間耗費在某些無意義的群聊上吧。但是對本就有許多無聊時間需要打發的人來說,這倒不失為一種額外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