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架構的首要目的就是實現可查找性。
第一章、八個基本原則(經驗與規則)
原則一:標識導引設計
利用標識導引,人們能了解4個方面:
1、告訴訪問者他們身在何處;
logo圖標,提醒訪問者正在訪問一家網站;
面包屑軌跡或一個視覺標志,告訴訪問者處在系統中的什么位置。
簡明的頁面標題,指出訪問者正在瀏覽什么頁面。
2、告訴訪問者他們尋找的東西在哪里?
全局導航的設計很重要
3、訪問者如何得到所搜索的東西
在好的導航設計中,鏈接看上去是可以單擊的,他們有清晰的文字標簽,可以清楚地指出其含義。而且類似的鏈接會分組放到一起。這樣可以通過上下文得到其含義。
4、他們已經搜尋過哪些地方。
區分訪問過的和未訪問過的鏈接狀態(顏色區分?)。
原則二、設定期望并提供反饋
單擊鏈接、提交表單和按下按鈕之后的反饋機制。
在動作真正發生之前要讓用戶知道動作尚未發生。
提醒用戶正處在過程中的哪個階段:加載、跳轉過程的提示。
原則三、基于人類工程學設計
考慮到手、眼、耳朵。(操作、區別、提醒)
原則四、保持一致,考慮標準
原則五、提供糾錯支持--預防、保護和通知。
預防:在用法說明和對話中使用清晰、簡潔和慣用的語言。
保護:要保存用戶輸入的信息。
通知:如果出現了一個錯誤,要以一種客觀預期明確地告訴用戶發生了什么,并盡力幫助他們從中恢復。
原則六、要靠辨識,而不是僅憑記憶。
熟悉的事物比不熟悉的事物更容易讓人記住,短詞比長詞容易記住,不按順序時比嚴格按某種順序記憶要更為容易。
原則七、考慮到不同水平的用戶。
用戶只需要訪問3次網站,就能達到中等水平。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幾乎完成需要的所有工作。而且也并不打算在此范圍之外有更多的了解。
原則八、提供上下文幫助和文檔。
把提示信息放在有明確標注的位置上,而不要統統都歸入過于泛化、無所不包的HELP下。
第二章:用戶、技術和企業的平衡發則。
①、你的用戶是誰(了解你的用戶群體)?
②、為什么企業需要你建立一個網站(了解企業)?
③、你有哪些材料(了解技術)。
一、你的用戶是誰?用戶中心設計的五個步驟:
①發現目標用戶;
②與目標用戶交流;
③為目標用戶設計網站;
④與目標用戶一同測試網站原型;
⑤與目標用戶一同測試最終網站。
2、因特網業務模型:市場模型;廣告模型;聯營模型;社區模型 ?。
3、你有哪些材料:了解你的代碼;了解你的發布機制;了解你的內容;
4、了解主題分類領域的方法:
?可以盡力成為一名專家;可以與已經是專家的人合作。
與該主題專家交談;閱讀這個領域的書籍、網絡知識;完成全景分析。
第三章:組織有序
人們訪問一個網站主要有三個原因:他們在尋找某個東西;他們想完成某項任務;消磨無聊時光。
訪問一個頁面,人們會有四個問題:
①我在正確的位置上么?②網站上有我要找的東西嗎?③網站上有更好的東西嗎?④我現在該做什么?
作為一名信息架構師,對網站中的每一個頁面要回答以下四個問題:
①確保訪問者處于正確的位置;②要讓訪問者很容易找到他們想找的東西;③確保訪問者了解他們有哪些選擇;④允許訪問者保存、購買、查找新的內容。
1、我在正確的位置上嗎?
完成搜索查詢時,人們希望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是否正確,訪問者來到你的網站時,首先看到的就是你的組織方案,不論你是否愿意,組織方案都會有兩個作用:
導向作用。它會告訴訪問者這是一個面向X的網站。
告訴訪問者要做什么,它會向訪問者展示“著實你可以研究/購買/查看/閱讀/接觸/共享的東西”。
組織方式:每個頁面都是主頁。
2、網站上有我要找的東西嗎?
導航--標識引導,我們使用這些提示和線索來確定自己目前的位置,以及下一步要去哪兒。在互聯網上,我們要牢記標識引導的四大要素:
使用熟悉的組織系統。
明顯的標簽。
導航就要像導航。
“在這里”和“到過這里”標簽。
3、網站上還沒有更好的東西
常見的幾種方法:導航和面包屑軌跡;參見選項。
4、現在我該做什么?
幫助用戶完成下一步,比如購物之后的推薦,閱讀文章之后的收藏等。讓你的網站幫助用戶達成個人目標,要利用我們提供的“下一步”選項來幫助訪問者拉近與目標的距離。
5、對繁雜事物的組織
四種良好的方法:觀察別人;研究競爭對手;訪問你的搜索日志;完成卡片分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