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在大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順應了時代的需要,是教學的發展趨勢。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論述了如何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整合課堂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課堂教學;利弊
目前,大班課堂教學在全國好多地方都普遍存在,為了解決學生多、教師少,教學內容多、教學時間少的矛盾,多媒體教學手段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多媒體,是電腦多媒體技術的簡稱,是指將聲音、圖像、動畫、手寫等各種記錄介質和記錄方式有機地聯合在一起工作。多媒體在大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順應了時代的需要,是教學的發展趨勢,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它具有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緩和了師生比例失調的矛盾,又為教學開辟了廣闊的空間,給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使教學所涉內容生動化、形象化、具體化,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改變"黑板粉筆"式傳統教學的局限性 ,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但事物總存在兩個方面,有其利必有其弊。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
1.運用多媒體的聲像效果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在每節課的開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對一堂課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的聲光、色形、圖像的翻滾、閃爍、定格及色彩變化、聲響效果更能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由被動到主動,輕松愉快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人機交互、立即反饋是多媒體教學的顯著特點。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畫面的不斷切換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學生的情緒一般說來始終處于一種亢奮狀態,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所以,多媒體教學人機交互的特點為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2.圖形直觀、動態,便于學生理解
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啟發學生的想象力,達到理解知識的目的。多媒體教學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形象的圖像、感性的音樂,從而使學生把握教材的內涵,理解其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利用計算機進行課堂演示,通過精心設計的動畫、插圖和音頻等,可以使抽象深奧的詞語以簡單明了、直觀的形式出現,縮短了客觀事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好地幫助學生思考知識間的聯系,促進新的認知結構的形成。計算機的動態變化可以將具體與抽象有機結合起來,把運動和變化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由形象的認識提高為抽象的概括,這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3.多媒體教學可以擴大信息容量,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有的學科知識很雜很泛,用多媒體做出來可以省很多時間。多媒體由于其圖、文、聲并茂、形象直觀生動,使課堂教學由靜態的灌輸變為動態的傳播,學生耳聞其聲,目睹其形,大腦皮層形成并保持廣泛的興奮點,"聲、圖、文,顏色、光彩、視聽"并舉,多渠道多方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提高了教學效率,這是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
4.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有利于幫助學生獲取技能和經驗
課堂是一個師生互動,情緒相互感染的過程,要求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或提供的環境中通過積極的思維不斷參與、體驗和運用所學知識,揭示思維過程、促進學生思考就成為課堂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存在深藏的潛力,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學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獲取技能和經驗的能力,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5.教學過程中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彌補教師自身不足,完善課堂教學結構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但不可能備全所有圖書,即使書都備全教師還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頁一頁的翻,這個過程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ヂ摼W為教師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教學資源,為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開辟了一條捷徑,只需上網搜索一下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大大節省了教師備課的時間。
有的抽象知識點或者是歷史時間跨度比較大的課文,若單靠教師一人在臺上講解,盡管使盡混身解數,由于受自身表演限制難以完全表達清楚,使學生難以掌握和理解。因而學生上課時會提不起精神。但如果運用多媒體,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多媒體的直觀性,聲圖并茂,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就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新鮮感和接近感,就能使學生很好掌握知識和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弊端及誤區
1.僅追求它的"外在美",忽視它的"內在美"
一些課件背景五顏六色,學生無法看清字幕;課前就是一段躁人的音樂,似乎是活躍課堂氣氛,實際上是擾亂了學生思維。一節課必須實在,落到實處,不能只講究華麗的外表。
2.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和情感體驗,課堂教學模式成為借助于高科技的"滿堂灌"
電腦畢竟是機器,學生們也是在不自覺中被動地接受教師們早已經設計好的某些東西,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也完全被局限在某一框框內,學生的思維在課件的影響下也只是跟著教師思路走,別無選擇。僅僅借直觀手段來組織教學,對學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聯想力是一種極大的限制。
濫用多媒體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只能阻礙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
有經驗的教師都能從學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中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應的反應,而學生也可以從教師的面部表情和手勢中得到鼓勵,受到啟發。這種交流是無聲卻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師手不離鼠標,學生眼不離屏幕,就會隔斷這種無聲的交流,師生面對面的熱烈融洽的交流氣氛就會大減,而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實質上也就成為了一種借助于高科技的"滿堂灌",忽略了它為教學服務的實質。
3.重視課堂的"教",忽視與學生的互動和情感交流
學生上課就像看電影一樣,只看屏幕,不看教師,使雙邊的活動更少。有的教學課件把教案搬上屏幕,以"電子板書"代替"黑板板書",上課教師只需點擊鼠標,對其它教學手段置之不理,使課堂由"人灌"變成"機灌",這些只是簡單運用了計算機的演示功能,教師成了播放員,學生成了觀眾。
課堂操作是學生掌握知識、反饋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多媒體走進課堂后,課件"統治"課堂,教師不能因材施教,師生難以情感交流。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注重對學生認知方法的培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說,教學媒體應該是學生進行發現、探究、認識社會、接受新信息并最終完成意義建構的手段,而不應該變成教師講解演示的工具。多媒體的運用過程中,如果過分突出教師的"表演",教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唱獨角戲,加之精彩解說和絢麗的演示,必然導致學生缺少必要的課堂讀書、思考與討論的時間,缺少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便被這種"表演"剝奪了。學生缺少了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缺少了應有的思維與語感訓練,因而,一堂課下來,學生感覺到教師眼花繚亂的演示,而學生知之甚少,學習能力也就顯然難以提高。
4.課件展示代替了板書
板書是一堂課的小型教案,它既是授課者對教學過程的一個總結,也是學生對本課學習后的消化依據。教師拿著粉筆可以信手幾筆,成畫、成詩? 學生看著教師秀美的文字,往往表現得佩服無常。這本身就是一副師生互動的美妙畫面。如今有了電腦和投影儀,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課件內容,忽略板書,甚至舍棄了板書,是不科學的。書寫過程中充滿了情景性,很傳神,這是高科技所不能傳達的。教師腦子里想什么,只有通過手中的筆才能同步表達出來,而電腦的節奏和人腦的節奏畢竟不一樣。
5.本末倒置,過分追求大容量、快節奏
多媒體教學的高密度、大容量、快節奏已成事實,這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創造了便利條件。但凡事皆有"度",適"度"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過"度"則會適得其反。教學情況千差萬別,不能單純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對待。當前多媒體教學已形成熱潮,但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有必要做成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多媒體終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要正確處理教師與多媒體的關系,必須以學生為中心,而不能本末倒置,陷入誤區。教學要從實際效果出發,認真分析教學內容,靈活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而不能一味以多媒體代之,搞教學手段的"一刀切"。
6.圖文脫節,分散學生注意力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有助于設置生動的教學情境,增強教學直觀性,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若教師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學生好新鮮的口味,將插圖弄得過分夸張,有的卻是純粹為了點綴畫面而在不該插圖的地方插圖,或者插上與授課內容毫不相干的圖片,求得美化效果;課堂上播的音樂不經過嚴格的挑選,與教學內容格格不入。對學生而言,這樣精彩的畫面、好聽的聲音的確提高了他們的興趣,可是,一節課在學生們的驚呼和感嘆中過去之后,又給學生留下了多少有用的東西呢?這樣重形式而輕內容,用電腦玩花樣的課堂,使多媒體課件看上去像一塊塊美觀漂亮卻內容貧乏的黑板報,就勢必會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給課堂教學帶來負面影響。
7.影響到了學生的健康
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非常迅猛。電視、電腦已經作為家中必備的家用電器。許多家長為了保護孩子的眼睛,盡量縮短孩子觀看電視和使用電腦的時間。根據有關信息,我們課堂上所使用的實物投影及多媒體播放所投射出的輻射遠遠超過了電視和電腦。
三、有效運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其利也有其弊,總體來說還是利大于弊,在教學中應根據實際情況使用。用傳統教學手法不能讓學生很好理解的,而多媒體又能彌補這方面的就充分地利用,讓其優勢盡現,不用多媒體就能解決問題的就盡量不要用。我們要擺正觀點,多媒體是輔助我們教學的,不要受其所累、不要為展現或其它目的而用多媒體。在導入新課、講授課文、總結練習時恰當使用多媒體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世上沒有一種新生事物能夠完美無缺,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也不會例外。為了讓它向正確的軌道呈良性發展,我們應及時發現它的缺憾,并能有效地運用。因此,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要協調好傳統教學手段與多媒體的關系,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提高教學效果。基于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設計出能夠確保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信息輸入和教學活動等對多媒體進行優化選擇的課堂教學結構是解決這些缺點的最佳途徑。在制作與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時候,要把握簡約大方,不嘩眾取寵;把握素材科學準備,不粗制濫造;把握教學目的,不喧賓奪主。只要我們能用正確的態度、心態來看待和使用多媒體輔助我們的教學,只要我們能看清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利與弊,相信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應該認識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既是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又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完美和補充。所以在設計課件時,始終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為指導,并著重考慮留給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注意與學生的交流,并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課件,真正做到課件為人所用,而不是人為課件所役。教師在運用媒體時,應該考慮怎樣才能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配合,并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我們應該相信,如果我們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能時時注意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這一點,以人為本,揚長避短,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一定會發揮出更大更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