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在這有限的時間了,絕大多數人都需要工作、干家務,處理生活瑣事,留給我們的閱讀時間很有限。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堅持每天看至少半小時的書呢?在這半小時,你選擇看什么書呢?
也許有的人會說,我每天都能堅持看至少五個小時的書,有時候甚至一整天都在看,一千萬字的網絡小說都能兩星期刷完,不眠不休。
還有的人會說,時間那么少,我哪有時間看書啊?每天刷刷朋友圈和微信公眾號里的文章已經到深夜了,這也是一種閱讀啊!
關于閱讀我想說,如果一個人沒有閱讀的習慣,甚至連公眾號里稍微長點的文章都無法忍受,那苛求他去看一本書,是一件很不現實的書。
但是如果你喜歡讀書,并且希望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思維和生活。
那選擇看什么書?怎樣看書,就是至關重要的事。
你讀過的書,藏著你未來人生的路。
如果你只是沉迷了網絡小說,所謂的爽文,打怪升級修仙,一路金手指加持,開掛一樣迅速在主角的經歷中享受到達人生巔峰的快感。
那可能你讀了很多年的書,收獲的也只是轉瞬即逝的快感和滿滿的屌絲逆襲幻想套路。
如果你只是沉迷于一些雞湯勵志書,那最有可能的就是——你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如果你希望未來的人生能夠通過閱讀有所改變的話,那我們需要掌握以下5個技巧:
一、選擇稍微超越你閱讀能力,需要進行思考的書籍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要選擇閱讀你覺得稍微有點困難的書籍,這會讓我們的思維得到鍛煉。
如果你對書籍的吸收總是停留在一個很淺,很容易的階段,久而久之,會讓我們思考的能力退化,只能看一些簡單的東西。
二、選擇經典書籍
選擇經典書籍,就像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讓我們更加快速地獲取人類知識的精華。
要知道,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在你選擇了一本書的同時,你也占用了閱讀其他書籍的時間,所以選擇至關重要。
每個時代都有一些心智拔群的人,正是這些人在主導世界的進步,如果我們能對他們的作品,或者是描述他們人生的作品,投注更多的關注和思考,效果應該比閱讀某位網紅寫的心靈雞湯更能促進我們心智的成熟和思維模式的轉變。
經典的作品往往經過歲月的篩選,閱讀他們就如同跨越時代與良師益友對話,是一件獲益匪淺的事情。
能讓我們脫離眼前的浮躁和茍且,走出與身邊人比較的自怨自艾和自我懷疑。
三、減少碎片化閱讀,過濾“信息噪音”
碎片化閱讀對我們閱讀能力和思維模式的傷害已經經過了太多的討論。
碎片化閱讀除了對我們的注意力進行切割之外,更會讓我們接收太多的“信息噪音”,關注隔壁阿華三個月逆襲迎娶白富美,阿花整容變美拿下富二代這類吸睛話題,對于改善我們的人生毫無益處,反而會讓我們變得躁動不安。
最為關鍵的是,碎片化閱讀的信息沖擊,會讓我們無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且浪費大量的時間,讓我們錯過真正有價值的信息。
四、閱讀后對書中的內容進行內化吸收,建立自己的系統性認知
我們在閱讀一本書之前,首先應該對他的目錄和前言進行一個梳理,大概了解作者在這本書想要表達些什么,而我們能從這本書中獲取什么知識。
我們甚至可以在閱讀之前把自己代入作者的思路,思考如果自己是作者,會如何闡述這個問題?
然后在閱讀中,就會更加關注作者寫的與自己的思考有什么不同,從而加深印象。
如果我們讀一本書囫圇吞棗,最后只能留下模糊的印象,依稀記得自己看過這本書。
也可能有的人會比較認真,看完書,讀書筆記抄了半本,全是書中的經典名句,未來我們可能想起這本書時,只記得其中的一句話,卻沒有把書中的知識進行一個梳理,內化為自身知識體系的一環。
五、在輸入的同時,對于輸出和總結給予同樣的關注
在“日本職場新女神”——勝間和代所著的《“白骨精”學習法——讓你的年收入持續增長》一書中提到,“學習的時間與整理學習成果的時間應該是對等的?!?/p>
整理學習成果有助于驗證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學的內容。
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也是一樣,如果缺乏對閱讀內容的整理和總結,我們就很難在閱讀過程對閱讀內容進行吸收和發現自己閱讀時的盲點。
看完一本書之后,我們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或者寫作讀書筆記的方法,用輸出的方式來強化輸入的內容。
希望我們都能通過讀書,找到自己未來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