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QQ空間,有一個相冊名叫“公益活動”,它最初建立的時間是在2011年,最后一次更新2014年。
這個相冊的故事,記錄的是我和一群孩子的故事,有在學校給他們講課的故事,有和老師去家訪的故事,還有帶他們去南鑼鼓巷轉胡同、在景山公園拍故宮的故事。從他們的笑容中就能知道,這些10歲左右的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去看世界的模樣。
我記得2011年我開始在周末的時間去參加同學組織的公益活動,這些活動大部分都在北京的郊區,比如大興和昌平等地方,交通不便利,每次的行程都會花掉4個小時以上。可我幾乎每周的周末時間,都會去找他們玩。
你一定很好奇,我為什么要去花費這么多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件事。我的答案有很多個,而最重要的是我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做義工的主要任務是在學校幫助孩子在學習和業余時間上,學到更多的知識和見識到世界的模樣。
所以,我們會告訴孩子們,什么叫做家庭暴力,如何對這種暴力說“不”,如何讓自己不受傷。我們會帶孩子拿著相機,去拍攝外面的世界,去看看除了家和學校外,其他地方是什么樣子。
在這個過程,我們像是大哥哥大姐姐和小小的弟弟妹妹一樣相處,你看,他們笑的多燦爛。
做義工的幾年里,最讓我觸動的是貧窮和教育對孩子們的影響,有的家庭窮的真的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記得和一位老師去同學的家里做家訪,到達這位學生的家里時,門前只有年事已高的奶奶站著等待我們的到來。她和我們說,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只有晚上才會回來,她要幫忙帶2歲的小孫子,這是這個重組家庭中第三個兒子。
同學的家中,昏暗的幾平米小房間里,放著3、4張床,而房間里幾乎沒有床以外的任何家具。
我們想做什么呢?我們想要孩子看到更遠更大的世界,想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可是我們的手似乎太纖細了。
其實,貧窮還不是更可怕的,如果天真的他們聽不到聲音和說不出話,我想他們的心里,一定有一個聲音叫悲傷。
2014年,和幾位朋友去了位于海淀區的一家殘聯機構,那里的孩子最小的幾個月,最大的十幾歲,他們的經歷很相似,都是聽不到世界的聲音,說不出夢想的故事。
他們中有的是父母在北京打工,無法照顧身體有殘疾的孩子,所以送到了這里。還有的是被父母拋棄,來自五湖四海。有些孩子是幸運的,還能見到親生父母,有的孩子,只能在這里等待,等待有一天,他的父母來接他。
為了讓他們聽到聲音,有一群人在拼命的向世界爭取,這個過程雖然并不容易,卻是有效果的。
孩子們帶上了助聽器,知道你在說什么,并且在義工的幫助下,去學習如何開口說話。他的話語,雖然磕磕絆絆,可是卻讓人眼眶泛紅。
你聽到夢想的聲音了嗎?
我,曾聽到過;現在,依然有人在聽。
三年前,我為什么去做義工?
因為,我想幫助這些孩子,想讓他們有更遠的將來。
在那之后,依然有人接過了這個棒,繼續在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