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父母在而是替孩子扛住了一切,今后又怎能渴望他扛住世界。
開學了,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安全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很多孩子早已喪失了生活的能力……
開學第一天,寧波某小學就出現了這樣一條新聞:半數孩子在吃飯的時候,面對蝦卻傻眼了,有的拿起來聞一聞,有的拿起來舔一舔,然后忍痛割愛,望“蝦”興嘆。
老師問及原因:“原來是不!會!剝!蝦!”
這樣的新聞一出,其實大家早已見怪不怪,因為每年一到開學前后,都會有諸如此類的新聞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很多老師也早已習以為常。
對于半數孩子不會剝蝦,學校校長稱“這個結果他已經很滿意了”,還說剛調來學校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不會吃蝦,會剝蝦的孩子大概是個位數”。
孩子不會剝蝦、不會系鞋帶,自理能力差,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很多人的評論一致指向:都是家長慣的。
可為什么一面是對這些層出不窮的新聞的指責,一面是這樣的新聞還是鋪天蓋地刷屏?
△
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
很重要的一點,可能是父母認為,“這些瑣碎的小事,等孩子長大后自然而然地就會了”。
父母正在像養大熊貓一樣撫養孩子,為什么不能明白,現今還有誰會照顧誰一輩子,那是多沉重的一個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
中國式父母應該引以為戒,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脫離了父母的無能孩子,迎來的必是慘淡一生。
教會孩子怎么勞動和如何去愛,家長不能越位,也不能錯失良機。因為從穿衣服刷牙,到刷碗洗衣,人是需要在自己照顧自己的過程中慢慢學會各種技能。
家長取而代之的結果就是,孩子失去了生活的能力以及喪失了生活的興趣,更重要的失去了任何思考的能力。
盧梭說,在兒童時期沒有養成思想的習慣,將使他從此以后一生都沒有思想的能力。
不要說——反正孩子長大后會好的,要記住,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
△
真正的富養是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新聞之所以層出不窮,另一個原因是,很多家長對“孩子要富養”的誤讀。
他們認為,窮人家的孩子才早當家,父母讓孩子學著自理,學著做家務,就無形中透露著自己的窮,揭露了自己的短。
所以,孩子一定要按照小王子、小公主的標準來嬌生慣養,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 十指不沾陽春水,像是這樣就能讓他們擁有“貴族”氣質。
對于獨立的孩子,他們投向的不是敬畏,而是同情。
比如前兩天刷爆朋友圈的“8歲重慶男孩獨自吃火鍋”事件,男孩明明是快快樂樂“獨立”吃火鍋,硬生生地被看成凄凄慘慘“孤獨”吃火鍋。
顯然,這些父母不知道,其實對孩子的真正富養,是培養孩子的人格獨立。
要說家庭富裕,很少有人能堪比李嘉誠,但李嘉誠對孩子的教育從來不是讓孩子享盡榮華富貴,理所應當做“富二代”。
他從小就教孩子學會自立自強。
現在的孩子上學,家長都是車來車送,甚至連書包都替孩子背。
而李嘉誠很少用私家車送孩子上學,讓孩子們自己做電車、巴士,更別替拎書包了。
現在的孩子回到家里,什么都不用干,最大的勞動怕是用手指滑滑手機,開開電視遙控器。
而李嘉誠則要求自己的兩個孩子從小就開始做雜工、做侍應生,到高爾夫球場做球童。
擁有遠見比擁有資產重要,擁有獨立能力比擁有知識重要。
獨立之人格,競爭之根本。中國式家長一味地溺愛孩子,包辦孩子的一切,其實是為孩子的未來埋設了定時炸彈。
美國兒童心理衛生專家說過,“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父母在兒時替孩子扛住了一切,今后又怎能渴望他扛住世界。
△
溫室里的花朵難經雨露風霜
有人形容現在的孩子,他們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像是溫室里的花朵,再也經不起一點點的打擊。
根據國家衛生部的數據顯示,自殺在中國人死亡原因中居第五位,而15歲至35歲年齡段的青壯年是自殺的主要群體。
對于孩子自殺,很多父母不理解, “孩子你太脆弱了,動不動就苦悶,動不動就自殺,若像我們當年的生活早該死了幾十遍了。”
最復雜的矛盾綜合體,沒錯,就是中國式父母,他們一面地認為孩子脆弱,一面地卻又讓孩子變得脆弱。
有人做了這樣的一項調查:
抗壓能力太差被認為是優秀大學生自殺的主要原因,其實不是孩子抗壓能力差,是孩子沒有機會接受挫折。
如今,孩子們在家中和學校受到過度保護,一般不會遭遇困境,他們沒有機會培養出克服實際挫折的能力,相應地也沒有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堅毅的性格。
因此,在此后的人生中,一旦遭遇挫折,難免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難以走出挫敗的陰影?!?/p>
導致的嚴重后果是,在家長包辦下成長的孩子,在面對困難、挫折的時候,覺得“生不如死”,總是以極端的自殺來結束生命。
就算孩子沒有走向極端,面對工作生活的一地雞毛,也是憂心忡忡、郁郁寡歡。
孩子在家里嬌生慣養,等待他的將是在外面的四處碰壁。
更深層的原因是,學校認為,一個在生活上都無法獨立的孩子,無任何自覺性和創造力可言。
也就是說,父母花一輩子心血讓孩子成功,卻不知成功地毀掉了孩子的一輩子。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沖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會我們:你跌倒時,怎么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么清洗傷口、怎么包扎;你痛的無法忍受時,用什么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么治療內心淌血的創傷,怎么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么收拾?
溫室中培養不出參天大樹,只有讓孩子獨立面對一切,才能讓孩子真正扛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