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千

2015-10-20

寫作的意義

我現在時常在想,寫作的意義是什么。我想要成為一個還不錯的作家,寫寫自己的感聞,記錄一些很棒的故事。

縱使我的文字功底并不多么的好,但是能筆耕不輟的話已經非常令我滿意了。

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夠好啊不夠好

我們都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夠好,這里不滿意那里不滿意。不遂意的生活仿佛才是真正的生活。我們時常將,批評一件事的時候要對事不對人。我想不滿意也是如此。人無完人,我們從小到大,總會有許多羨慕的對象。別人家的父母,別人家的老師,別人家的學校,別人家的領導,別人家的朋友,別人家的同事,別人家的男朋友,別人家的公公婆婆。以上這些羨慕嫉妒,都是出于對自己直接關系對象的不滿意。從而讓自己生活在滿滿的怨氣中不能自拔,感覺不到幸福。

生活的確永遠都是不夠好的,別人的家庭和睦,伉儷情深,工作優越也不是白來的。我想大多數能做到這些的人起碼都為之做出過不小的努力。生活有希望的人和沒有希望的人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有什么事可以讓每天都充滿期待,讓生活更有動力。有一個人說做好眼下的每一件事,每多做好一件事,就覺得自己更牛逼一點。我不滿意這個回答,所以我看到了有一個評論中有人提到的另一個問題:人既然知道努力就可以進步,為什么還是會不努力?

努力這個詞本身,必須要包含【克服痛苦】的元素在內。而且一模一樣的行為,有時叫做努力,有時不叫努力,完全取決于參照系。【努力就可以進步】這個信念本身就是很沉重的。因為它的隱含意思是,現在我不滿意自己。<引用李松蔚的答案>

不滿意自己,這樣的想法,如答主所說,潛移默化地帶來了許多壓力。所以我們的不快樂,從來都不是來源于別人,而是來源于自己給自己的壓力。無論是在睡眠中,工作時或是學習時,無時無刻不感受到這種陰郁的氣息。而唯一的解決辦法除了一了百了地離開人世就只有提高自己了。

我一直堅信,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他最終就會接觸到什么樣的人,進入什么樣的朋友的圈子,而且時間過得越久,他自己朋友的圈子更穩定地浮動在固定的一種人群中。想要進入更優秀的環境,就必須先成為什么樣的人。朋友始終是互惠互利求同存異互相汲取進步的,身上有吸引別人的一種品質,才有資本和別人交流。沒有人愿意搭理一個對自己毫無幫助的人。

其實好像偏題了,我想糾結的是,一個人寫的東西中應不應該帶有自己的生活和來自生活的怨氣。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千人千面吧,寫作應該是一件比較隨心所欲的事情了,何必這么復雜呢。塑造的人物形象也許現實中有原型,但是既然原型也是可以改變的,又何必與自己的生活牽扯呢?萬一把自己的生活和寫作糾纏在一起怎么辦。

好想寫小說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