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窮人,很窮,一個富人見他可憐,就起了善心,想幫他致富。富人送給他一頭牛,囑他好好開荒,等春天來了撒上種子,秋天就可以遠離那個“窮”字了。
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斗。可是沒過幾天, 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還難。
窮人就想,不如把牛賣了,買幾只羊,先殺一只吃,剩下的還可以生小羊,長大了拿去賣,可以賺更多的錢。
窮人的計劃如愿以償,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
窮人想:這樣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賣了,買成雞,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雞蛋立刻可以賺錢,日子立刻可以好轉。
窮人的計劃又如愿以償了,但是日子并沒有改變,又艱難了,又忍不住殺雞,終于殺到只剩一只雞時,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
他想:致富是無望了,還不如把雞賣了, 打一壺酒,三杯下肚,萬事不愁。
很快春天來了,發善心的富人興致勃勃送種子來,竟然發現窮人正就著咸菜喝酒,牛早就沒有了,房子里依然一貧如洗。
富人轉身走了。窮人仍然一直窮著。
?很多窮人都有過夢想,甚至有過機遇,有過行動,但要堅持到底卻很難。
西方人吵架,對錯會分得很清楚。中國人兩兄弟吵架了,是不能分誰對誰錯的。因為分了你對我錯以后,兄弟就不會同心,以后就沒有感情了。我們看到西方人兄弟之間的感情是沒有我們深厚的。大人在處理這種兄弟吵架的事情時,一定要說兩個都有錯,兩個都該罵,然后還要告訴他們,兄弟只有不吵架才是對的,只要吵架,兩人都錯。這叫做大是非跟小是非。
中國人是講大是非的,只要是兄弟就不能吵架,有什么事好好商量。小是非是說,一定要分誰對誰錯,分半天,分到最后離心離德,盡管天天住在一起,但是有時候還不如路人。一步手機在家創業,已經幫助很多人一年時間實現月入十萬以上,如果你有夢想,請v一一七九八八五五六一帶你實現創業夢想,了解不會損失神馬,拒絕了解可能會錯失良機哦
現在的小孩會把自己的房門關起來,告訴爸爸媽媽,我的信你們不能看。可是中國的父母不會接受這樣的說辭,不看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干什么?那種允許孩子有個人隱私的做法都是外國人的東西。外國人是孩子的事情他自己負責,因為在外國,孩子到18歲以后,他跟父母幾乎沒什么關系了。在中國,孩子到了30歲,還是父母的孩子;孩子40歲做錯了事情,做父母的會更丟臉。
外國人看到小孩,會先問:“你叫什么名字?”我每次看到這個都覺得很好笑:小孩叫什么名字,跟你有什么關系?中國人不會這樣問,中國人看到小孩,二話不說,先問:“你爸爸是誰?”你爸爸是誰比較重要,你叫什么名字又有什么關系呢?
可見,中國人永遠是連在一起的,中國人見到小孩,比較關心的是他爸爸是誰,至于他叫什么名字,告訴我們,我們也不太注意,因為他分量不夠。而且我們據此可以隨時變化——你爸爸是誰——我爸爸是領導——請進請進,拿出家里最好的巧克力糖給他吃。有人就因此說中國人很勢利。我想請問大家:勢利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