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播報(三十五)中考名著閱讀之《西游記》(3)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 任欣陽播報: ? ?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播報員任欣陽,今天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西游記的人物特點。

唐三藏在書中雖然是以取經(jīng)為責任的師父,但是實際上他卻是個儒弱,偽善怕死,不知悔改的人。他為人雖善良仁慈,卻不能夠明辨是非,反而屢屢聽信豬八戒的挑撥,誤會能識破妖魔詭計的孫悟空,且屢教不改。

? ? ? ?其實唐僧的形象就如傳說中的白面書生一樣。雖然滿懷理想,卻手無縛雞之力,當困難發(fā)生的時侯,總是束手無策,坐待外援。而他的迂腐和不明是非真相,似乎是作者對當政者昏庸無能的諷刺。

孫悟空是西游記的靈魂人物,他本來是仙山上一塊靈石變化而成的猴子。因為膽識過人,受到群猴的推舉為王。但是有一天他忽然感悟到生命有限,他雖然在水簾洞中過著快樂生活,但是不能夠天長地久。于是他拋下了一切,離家拜師學習仙道,從此就叫“孫悟空”。

? ? ? ? 學好了武功,他就天不怕,地不怕了,一鬧海龍王,二鬧地獄府,三鬧天宮,并且還和佛祖打賭。由此可見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規(guī)的個性。充沛的生命力、大無畏的精神、開朗的性格和樂觀的個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于面對挑戰(zhàn)。但是爭強好勝,心高氣傲以及性急如火卻是他的弱點。

? ? ?豬八戒是代表逸樂的角色, 他的特點就是貪吃懶惰,又重視物質(zhì)享受,遇到困難他就喊散伙,無法堅持到底。在旅途中受到美女和金銀的誘惑,幾乎拋下其他人而中斷取經(jīng)之路。沒想到那卻是菩薩化身來考驗他的。這些露丑的行為,在吳承恩筆下寫來不批判,只是幽默的嘲諷。而豬八戒也就在一次次的出丑笑料當中,給予讀者對人性貪欲的反思。

? ? 而另外一位徒弟沙悟凈,描寫他的筆墨不多,但是呈現(xiàn)的是剛毅木訥,沉默踏實的性格。

我的播報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劉佳蕊播報:

今天我播報的內(nèi)是《西游記》的故事情節(jié)。

以前讀《西游記》,我最喜歡的章節(jié)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了。

大鬧天宮,可分為"兩鬧"。 一鬧天宮是第一次招安騙孫悟空當弼馬溫。孫悟空原以為成了神仙中的一員,沾沾自喜;后得知,弼馬溫是個不入流的小芝麻官,一氣之下打出南天門。二鬧天宮是第二次招安“齊天大圣”之職。而“齊天大圣”也是空有其名,只能管理天上的蟠桃園,連參加蟠桃大會的資格都沒有,于是他一怒之下偷蟠桃,喝御酒,竊仙丹。玉帝得知后,派重兵捉拿孫悟空,戰(zhàn)斗時激烈場面可想而知。

“ 十萬天兵難抵齊天大圣只手。”“九耀星閉門閉戶,四大天王無影無形。”

我正為孫悟空,年輕氣盛,氣血方剛,不畏權(quán)貴,勇于抗爭的形象所吸引時,帶著神圣光環(huán)的如來佛祖出現(xiàn)了。他僅憑一只手將其壓入五指山下,還設(shè)了符咒貼在山上,壓了孫悟空五百年。

近日,再讀《西游記》,不知怎的,對神圣的佛祖產(chǎn)生了不少偏見。

在《西游記》第五十七回一一真假美猴王中,人人都關(guān)注到孫悟空不僅在與化作其模樣的"六耳獼猴"對抗。還同自己的心魔對抗,突出了孫悟空敢于同自己斗爭的精神。

可是誰觀察到這樣一個細節(jié),真假孫悟空鬧得上天、入地、下海。后來到閻羅那兒。經(jīng)"諦聽”聽過后,"諦聽"先是以聽不出回應。前腳真假猴王剛走,就對地藏菩薩說:“我看出來了,卻不敢說",最終如來用金缽將六耳真身罩住。還得孫悟空清白。這似乎很合乎情理,不過細細品味,你的心中會滋生一個問題: 這個被罩住的六耳獼猴一定是那個假的嗎?

先假設(shè)一下被打死的是真悟空,六耳獼猴是如來派譴除掉真悟空的。我這可不是無憑無據(jù)的瞎說,且聽以下理論:

一、六耳獼猴和孫悟空一模一樣,誰也看不出,就算如來欺騙所有人,也沒人會發(fā)現(xiàn),而真相也只有假悟空和女來知曉,真悟空就算想爭辯,也是無用功。

二、如來本就不喜歡孫悟空。你想哪個人會允許一個總是違背自己意愿的人在自己身邊呢?

三,如果說是孫空本領(lǐng)過于高強,"諦聽"不敢說出真話,也是說不通的。因為他的身邊有佛教四大菩薩之首的地藏菩薩。那么,為什么他不肯說出真相呢?自然是懼怕如來佛的能力了,所以他不敢說出真話。

這一切就說得通了。 故事如果像我假設(shè)的那樣,就實在太可悲了!

我的播報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