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軟件工程方面,軟件架構是過去幾年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羅伯特·C·馬丁(又名鮑勃叔叔)在他的書中深刻地提出了他對清潔架構的看法,我強烈推薦看看。但是當涉及到實施時,事情變得困難并且出現了許多問題。我從哪里開始?我如何構建我的項目?如何將Bob叔叔的原則應用于我想要使用的技術?我將嘗試從Java Web開發人員的角度回答這些問題,他們希望使用Java 9中的Java 11和Jigsaw模塊。這將為您提供更加具體的視野,讓您了解Uncle Bob的整潔架構。
整潔架構
在實現之前,讓我們來看看架構圖:
Entities(實體) : 這些是應用程序的業務對象。這些不應受到外部任何更改的影響,這些應該是應用程序中最穩定的代碼。這些可以是POJO或具有方法的對象,甚至是數據結構。
Use Cases(業務用例): 實現并封裝所有業務規則。
Interface Adapters(接口適配器): 將數據轉換并呈現給用例和實體層。
Frameworks and Drivers(框架及驅動): 包含運行應用程序所需的框架或工具。
一些核心概念:
- 任何層級都只能引用它下面的層級,而不知道上面發生了什么。
- 業務用例和實體是應用程序的核心,應該具有最小的外部庫依賴項。
實現
開始構建這個項目
我們將使用Gradle多項目和Java Jigsaw模塊來強制執行不同層之間的依賴關系。
我們要構建的應用程序非常簡單,對于這樣的項目來說,該結構可能看起來有點怪,但這是了解這一切是如何工作的最佳方式。
該應用程序的功能主要有:
- 創建一個用戶
- 查詢一個用戶
- 列出所有的用戶
- 用戶使用自己的密碼進行登錄
為此,我們將從內層(實體/業務用例)開始,然后是接口適配器層,我們將完成外層。我們還將通過更改實現細節和在框架之間切換來演示架構的靈活性。
下面這個是整個項目的整體預覽:
我們開始do it吧。
內層
我們的實體和用例分為兩個子項目:“領域對象”和“業務用例”:
這兩個子項目代表了我們應用的核心。
架構必須非常明確。通過快速查看上面的示例,我們立即知道存在什么樣的操作以及在哪里。如果您要創建單個UserService,則很難說該服務中存在哪些操作,您需要深入了解實現以了解服務的作用。在我們整潔架構中,我們只需要快速查看usecase包,就可以了解支持哪種操作。
在實體包中包含所有實體。在我們的例子中,我們將只有一個,那就是user:
package com.slalom.example.domain.entity;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id;
private String email;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rivate String lastName;
private String firstName;
// Builder pattern & Getters
// ...
}
usecase子模塊包含我們的業務邏輯。我們將從一個簡單的業務用例FindUser開始:
package com.slalom.example.usecase;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entity.User;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port.UserRepository;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Optional;
public final class FindUser {
private final UserRepository repository;
// All args constructor
public Optional<User> findById(final String id) {
return repository.findById(id);
}
public List<User> findAllUsers() {
return repository.findAllUsers();
}
}
我們有兩個操作,這兩個操作需要從存儲庫中查詢用戶。這在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中看起來很標準。 UserRepository是一個未在我們當前子項目中實現的接口。這被認為是我們架構中的細節,細節在外層實現。當實例化用例時(例如通過依賴注入),將提供它的實現。這提供了一些優點:
- 無論實現是什么,業務邏輯都保持不變。
- 實現中的任何更改都不會影響業務邏輯。
- 完全更改實現非常容易,因為它對業務邏輯沒有影響。
請注意,該接口也稱為端口,因為它構成了業務邏輯和外部世界之間的橋梁。
現在讓我們構建CreateUser用例的第一次迭代。
package com.slalom.example.usecase;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entity.User;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port.IdGenerator;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port.PasswordEncoder;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port.UserRepository;
public final class CreateUser {
private final UserRepository repository;
private final PasswordEncoder passwordEncoder;
private final IdGenerator idGenerator;
// All args constructor
public User create(final User user) {
var userToSave = User.builder()
.id(idGenerator.generate())
.email(user.getEmail())
.password(passwordEncoder.encode(user.getEmail() + user.getPassword()))
.lastName(user.getLastName())
.firstName(user.getFirstName())
.build();
return repository.create(userToSave);
}
}
與FindUser用例一樣,我們需要一個存儲庫,一種生成ID的方法以及一種對密碼進行編碼的方法。這些是細節,而不是業務規則,稍后將在外層實現。
我們還想驗證提供的用戶是否有效(包含正確的數據)并且它在數據庫中不存在。這導致了我們對用例的最后一次迭代:
package com.slalom.example.domain.usecase;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entity.User;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exception.UserAlreadyExistsException;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port.IdGenerator;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port.PasswordEncoder;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port.UserRepository;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usecase.validator.UserValidator;
public final class CreateUser {
private final UserRepository repository;
private final PasswordEncoder passwordEncoder;
private final IdGenerator idGenerator;
// All args constructor
public User create(final User user) {
UserValidator.validateCreateUser(user);
if (repository.findByEmail(user.getEmail()).isPresent()) {
throw new UserAlreadyExistsException(user.getEmail());
}
var userToSave = User.builder()
.id(idGenerator.generate())
.email(user.getEmail())
.password(passwordEncoder.encode(user.getEmail() + user.getPassword()))
.lastName(user.getLastName())
.firstName(user.getFirstName())
.build();
return repository.create(userToSave);
}
}
如果用戶無效或已存在,則拋出自定義運行時異常。這些自定義異常應由其他層處理。
我們的最后一個用例LoginUser非常簡單,可以在GitHub中使用。
最后,為了強制執行邊界,兩個子項目都使用Jigsaw模塊。 Jigsaw模塊允許我們僅向外界公開需要暴露的內容,因此不會泄露任何實現細節。例如,沒有理由公開UserValidator類:
// Domain module-info
module slalom.example.domain {
exports com.slalom.example.domain.entity;
exports com.slalom.example.domain.port;
exports com.slalom.example.domain.exception;
}
// Use case module-info
module slalom.example.usecase {
exports com.slalom.example.usecase;
requires slalom.example.domain;
requires org.apache.commons.lang3;
}
總結一下內層的作用:
- 內層包含領域對象和業務規則。這應該是應用程序中最穩定和最應該測試的部分。
- 內部層中沒有實現與外部世界的任何交互(如數據庫或外部服務)。我們使用端口(接口)來表示它們。
- 沒有使用框架和最小的依賴關系。
- Jigsaw模塊允許我們隱藏實現細節。
外層
適配器
現在我們有了實體和業務用例,我們可以實現細節。為了能夠證明該體系結構非常靈活,我們將創建多個實現并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使用它們。
讓我們從倉儲開始弄吧。
使用簡單HashMap的UserRepository實現:
package com.slalom.example.db;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entity.User;
import com.slalom.example.domain.port.UserRepository;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Optional;
public class InMemoryUserRepository implements UserRepository {
private final Map<String, User> inMemoryDb = new HashMap<>();
@Override
public User create(final User user) {
inMemoryDb.put(user.getId(), user);
return user;
}
@Override
public Optional<User> findById(final String id) {
return Optional.ofNullable(inMemoryDb.get(id));
}
@Override
public Optional<User> findByEmail(final String email) {
return inMemoryDb.values().stream()
.filter(user -> user.getEmail().equals(email))
.findAny();
}
@Override
public List<User> findAllUsers() {
return new ArrayList<>(inMemoryDb.values());
}
}
你也可以在GitHub上找到Hazelcast的另一個實現。
其他適配器:
其他適配器可以使用領域對象中聲明的接口相同的方式來實現。你可以在GitGub上找到它們:
密碼封裝器
Jug ID生成器
UUID生成器
將所有的組件組合在一起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實現細節,我們需要將它們組合在一起。為此,我們需要創建一個包含應用程序配置的config文件夾和一個包含運行應用程序代碼的應用程序文件夾。
下面是他們的配置信息:
public class ManualConfig {
private final UserRepository userRepository = new InMemoryUserRepository();
private final IdGenerator idGenerator = new JugIdGenerator();
private final PasswordEncoder passwordEncoder = new Sha256PasswordEncoder();
public CreateUser createUser() {
return new CreateUser(userRepository, passwordEncoder, idGenerator);
}
public FindUser findUser() {
return new FindUser(userRepository);
}
public LoginUser loginUser() {
return new LoginUser(userRepository, passwordEncoder);
}
}
此配置使用相關適配器初始化用例。如果您想要更改實現,您可以輕松地從一個適配器實現切換到另一個,而無需修改用例代碼。
下面是運行應用程序的類: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Setup
var config = new ManualConfig();
var createUser = config.createUser();
var findUser = config.findUser();
var loginUser = config.loginUser();
var user = User.builder()
.email("john.doe@gmail.com")
.password("mypassword")
.lastName("doe")
.firstName("john")
.build();
// Create a user
var actualCreateUser = createUser.create(user);
System.out.println("User created with id " + actualCreateUser.getId());
// Find a user by id
var actualFindUser = findUser.findById(actualCreateUser.getId());
System.out.println("Found user with id " + actualFindUser.get().getId());
// List all users
var users = findUser.findAllUsers();
System.out.println("List all users: " + users);
// Login
loginUser.login("john.doe@gmail.com", "mypassword");
System.out.println("Allowed to login with email 'john.doe@gmail.com' and password 'mypassword'");
}
}
Web 框架
- 如果您想使用Spring Boot或Vert.x等Web框架,該怎么辦?這很簡單 - 我們只需要:
- 為Web應用程序創建新配置。
- 創建一個新的應用程序運行器。
- 在適配器文件夾中添加Controller。Controller將負責與內層通信。
這是Spring Controller的例子:
package com.slalom.example.spring.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private final CreateUser createUser;
private final FindUser findUser;
private final LoginUser loginUser;
// All args constructor with @Autowired
@RequestMapping(value = "/users", method = RequestMethod.POST)
public UserWeb createUser(@RequestBody final UserWeb userWeb) {
var user = userWeb.toUser();
return UserWeb.toUserWeb(createUser.create(user));
}
@RequestMapping(value = "/login",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UserWeb login(@RequestParam("email") final String email, @RequestParam("password") final String password) {
return UserWeb.toUserWeb(loginUser.login(email, password));
}
@RequestMapping(value = "/users/{userId}",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UserWeb getUser(@PathVariable("userId") final String userId) {
return UserWeb.toUserWeb(findUser.findById(userId).orElseThrow(() -> new RuntimeException("user not found")));
}
@RequestMapping(value = "/users",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List<UserWeb> allUsers() {
return findUser.findAllUsers()
.stream()
.map(UserWeb::toUserWeb)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
}
您可以使用Spring Boot和Vert.x在GitHub中找到此應用程序的完整示例。
總結:
我們在本文中試圖展示Uncle Bob的整潔架構是多么強大。希望現在你有點清楚這個玩意兒了。
優點:
Power:您的業務邏輯是受到保護的,外部任何東西都無法使其失敗。您的代碼不依賴于任何外部框架。
Flexibility(靈活性):任何適配器都可以隨時由您選擇的任何其他實現來進行替換。從Spring啟動切換到Vert.x或Dropwizard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
Defer decisions(延遲決定):我需要什么數據庫?我需要什么樣的Web框架?您可以在不了解這些細節的情況下構建業務邏輯。
High maintainability(強大的可維護性): 很容易識別哪個組件出現故障。
Implement faster(快速實現): 由于架構將問題分開,您可以一次專注于一項任務并更快地發展。這也應該減少技術債務的數額。
Tests(測試): 單元測試更容易,因為依賴關系是明確定義的,它很容易模擬測試。
Integration tests(集成測試): 您可以在集成測試期間創建要訪問的任何外部服務的自定義實現。例如,如果您不希望因為按請求付費而訪問云中托管的數據庫,只需使用適配器中的內存實現即可。
缺點:
Learning curve(學習曲線),一開始架構可能會非常龐大,尤其對是初級開發人員不友好。
更多類,更多包,更多子項目。據我所知,沒有什么可以做的。作為一名polygot開發人員,我鼓勵Java開發人員探索其他語言,如Kotlin。在這種情況下,Kotlin可以幫助減少創建的文件數量。
使項目的復雜性變得更高。
對于小型項目來說,這可能只是過度設計。
GitHub上的項目提供了有關如何處理Web框架的更多詳細信息。如果您有興趣,我會鼓勵您查看代碼并使用它。
原文地址:https://medium.com/slalom-engineering/clean-architecture-with-java-11-f78bba43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