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贊美如一縷陽光,明亮、溫暖,為迷茫、膽怯行走中的人照亮前行的路。生活中一句真誠、善意的贊美,往往能催人上進,甚至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 ? ? 踏進教壇,對我來說是一件是意外之事。因為從小我就是班級里的學困生,我從來都沒有榮獲過一張獎狀。這樣的學習經歷下,我是一個極其不自信的人,大學之前的我,贊美對我來說很奢侈。那時的我很努力的學習,可是就是學不會,第一年高考失利,選擇再戰,勉勉強強考了專科院校。此時的成績在父親看來,我頂多就是去大學里混大,然后出來打工。
? ? ? 每個人的時區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聰敏早慧,有的人厚積薄發,大器晚成,我勉強算后者吧!我開竅的時期是讀大專的時候,仿佛一下子腦袋被開光了,各種榮譽與我相擁了,還入了黨,成為優秀畢業生。那時,我獲得了許多人的贊美與肯定。
? ? ? 啊,原來我也是可以的!但作為一名90后的專科生,我還是很自卑,我還想學習,也許我還可以能更好。于是,我選擇專插本,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最終以超出省線好幾十分成功的考進家鄉的師范院校——韓山師范學院。我以一名插班生的身份中途插進了人家大三的班級,進行了2年全日制的本科學習。
? ? ? 不是科班出身,再加上底子薄弱,畢業后的考編之路我是跌跌撞撞,因面試失利在順風車上放聲痛苦的畫面,至今還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張祖慶老師說:“人生起起落落是常態,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一路上充滿荊棘,跌跌撞撞,終于2018年4月份考進現在的單位。正因為一切來之不易,如今我才倍加珍惜現在的工作。
? ? ? 也許2018年之前可以算是我第一次野蠻生長。2021年遇見教育行走,也許將會是我第二次野蠻生長的開始。參加完第七屆教育行走公益研修活動第一天之后,我就寫了一篇文章《讓生命慢慢拔節生長》,并鼓起勇氣發到群里,一下子得到了群里美仁們的表揚。曉霞老師、陳燦老師還將我的文章轉發到朋友圈。一下子很多美仁關注我,點贊我的簡書并評論“夸我文采好,有水準”,閱讀量突破800次,在小打卡里被置頂,那一刻突然有種“出道”感覺(哈哈哈)。
? ? ? 基礎薄弱的我,對自己的文字功底非常不自信,當得到美仁們的贊美,內心無比的喜悅,原來我也可以呀!美仁們的贊美,無形中激勵著我,有種被喚醒的感覺,每天我都非常認真的對待“每日一更”這件事,寫著寫著好像更有感覺了,速度也越來越快了,對教育的理解也越來越深了。
? ? 每一個人都渴望贊美,渴望被發現,大人如此,小孩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