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來,父親已去世二十六七年了。很早就想寫一寫父親,可總覺的自己才疏學淺,筆頭下難以表述一個真實的長輩形象,就遲遲沒有動手,隨著對父親的思念日漸加深,今天就忍不住講講我的父親。
父親出生在一個大家庭中,兄妹七人,父親老三,智字輩,起名智龍,小名石壯,大家都叫他石娃。
父親首先是個石匠,這個手藝是祖傳的,主要是做石磨。父親雖然長的五大三粗 ,孔武有力,但心細如絲,做出的每一件產品都可以說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特別是他做的那個手搖豆腐磨,許多人家買來不但當作實用品,好多還當作工藝品送往天南地北。所以已到農閑時節,父親就有做不完的活,我的童年基本上就是在鐵錘和鋼釬的叮當聲中渡過的。
父親也是個靈巧的手工藝人,這個是受爺爺和大伯的影響。爺爺是遠近聞名的面塑藝人,大伯則是個琴棋書畫無所不精的能人,這在當時的鄉村是特別吃香的。白事情父親和爺爺忙著塑面人,蒸花饃。紅事情則和大伯畫門簾,剪喜花,寫對聯,布置新房。它們哥倆畫的門簾在我們當地是一絕,可以說是獨一份,有閨女長大的人家,必得早早備上一件,做為陪嫁。最最讓我自豪的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我都會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精致玲瓏的花燈籠,這足足會讓同齡的小朋友羨慕上好一陣子的。
父親還是個豪爽的生意人 。我的記憶中,每隔一段時間,父親就會出趟遠門,回來時帶家的東西,每次都讓我們意想不到。比如當時市面上很少見的肥皂和洗衣粉,全是整箱整箱的。像花生和糖果,我家的孩子可以隨便吃。大米飯讓我從小就吃夠了,到現在還不愿意吃。收音機在我們村是第一個擁有的,后來還賣回個縫紉機,這可是拿上票都賣不到手的稀罕物。因為父親接觸的人多,天南海北在我家歇腳吃飯的人也就多,父親總是盡其所能,熱情招待,保證讓大家心滿意足,所以大家有了好事情,首先就會想起我的父親來。
父親特別喜歡讀書,我家桌子下有個暗底,里面全是父親的書,這是我家的禁區,我們從來不敢私自打開看看。父親有了這些資本,到了農閑或風雨天,大家就會聚在一起談古論今,父親講的興高采烈,鄉親們聽的津津有味,到了這時,人們總會忘了吃飯或睡覺。因為父親看的書多,就對陰陽八卦也有點研究,沒事的時候,給朋友猜個字啦,看個相啦,推個禍福啦,父親并不迷信,只當娛樂,說了大家哈哈一笑,不全當真。
父親是個慷慨大方的人,不論是兄弟姐妹,還是親戚朋友,誰家有個難處,父親總是第一個上前,不管錢多錢少,父親總是盡其所能,從不計較自己的得失,所以父親的人脈特好,大家都把他當親人,當朋友……
我的父親雖然平凡,但能有這樣的父親,我感到非常非常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