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本文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情緒化的瑜,這次報名參加了“六一”兒童節的活動。因為他太情緒化了,學習如此,排練活動亦如此。 作為他的班主任,平時他有情緒的時候,盡量忍著沒有當堂指責他。
因為你越自責,他越興奮。說不定會把你帶到坑里,他總是唱反調,你說不能干的事兒,他點頭說可以,你越說不行,他越說行,最后生氣的是你,而沒事的是他。
即使如此,我還是盡量維護他的情緒,不然你就上不成課。 也就是說平時即使他怎么鬧騰,我心里面最柔軟的那一部分——善,還是沒有嚴厲地懲罰他。
每次他做錯事的時候,我都是先批評,然后在“開小灶”,一點一點的給他講道理,一直讓他點頭為止。有的時候為了給他講道理,甚至會用上半節課,說得我口干舌燥。
舉個例子來說,每次考試他都是個位數。 你說下次考個兩位數行嗎?他說不行。我說考兩位數其實也很簡單,比如說作文寫個題目,再寫幾句話,也是可以得幾分的。 可他偏不,只說不會。
雙減之后學校不要求給學生排名,給學生的分數是不能公開的。有部分家長就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持放任的態度,只要身體好,成績無所謂。這樣的態度讓孩子也對成績無所謂。
可是老師們的成績卻是不能忽視的,學校領導是有要求的。班上有一個這樣的孩子,每次考試個位數,對老師們的影響可想而知。 可是我們有什么辦法呢?即使如此,我也沒有強迫他。
以上是自己班級內的事情,這種善意的做法是可以做的,但排練節目不一樣,它是一個年級的事兒。 再一味的心軟,做善事兒肯定是不行了。
既然是排練節目,肯定是要出彩的,出彩肯定是要挑人的,挑人那就容不得心善。 情緒化的瑜,學習,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學,那么排練也是一樣,他還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第一批就被排練的老師淘汰了。
如果是我排練,說實在的,看到他的表現,我也想把他淘汰,但作為他的老師,我還是想留下他。 可現實就是別的老師不要,如果你再勉強留下來,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這個時候的善心是不能泛濫的,除了別的老師,根據他的表現發表了觀點,最重要的是接下來的排練能否順利進行,這也是排練老師和我們要考慮的問題。不能僅僅因為一個孩子就停止了訓練的腳步,到最后影響全年級的名次。
這件事發善心就不妥當了。 知曉了利弊那就快刀斬亂麻。直接告訴家長不能再給孩子希望,然后再讓他失望。找他出來談話,告訴他情況,然后再讓家長給他做工作。家校合作一起做他的工作。
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肯定是不對的,一定要管好自己的情緒。 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學生要知道,老師也應該知道。孩子成績不好,老師不能逼迫而是要想辦法盡量提高,實在提不高那我們盡力就好。
參加表演是需要有天分的,如果多次排練還不行,那只有淘汰了。 畢竟節目是拿出來看的,端出來曬的。 心善解決不了問題,所以心善要分事。 學習不好,不能逼迫,可以心善一點兒。 表演不行,該淘汰就要淘汰,這不是心善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