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8590012
一、全局上下文
在全局運行上下文中(在任何函數體外部),this指代全局對象,無論是否在嚴格模式下。在瀏覽器中,全局對象為window對象。
console.log(this.document === document); // true
console.log(this === window); // true
this.a = 37;
console.log(window.a); // 37
二、函數上下文
在函數內部,this的值取決于函數是如何調用的。
1、直接調用
在非嚴格模式下,this的值不會在函數執行時被設置,此時的this的值會默認設置為全局對象。
function foo(){
return this;
}
foo() === window; // true
在嚴格模式下,this將保持他進入執行環境時的值,所以下面的this將會默認為undefined
function foo(){
"use strict"; // 嚴格模式
return this;
}
foo() === undefined; // true
在嚴格模式下,如果this未被執行的上下文環境定義,那么它將會默認為undefined。
2、對象方法中的this
當以對象里的方法的方式調用函數時,它們的this是調用該函數的對象。
下面的例子中,當obj.f()被調用時,函數內的this將綁定到obj對象。
var obj = {
prop: 37,
foo: function() {
return this.prop;
}
};
console.log(obj.foo()); // 37
注意,在何處或者如何定義調用函數完全不會影響到this的行為。
在上一個例子中,我們在定義obj的時候為其成員foo定義了一個匿名函數。但是,我們也可以首先定義函數然后再將其附屬到obj.foo。這樣做this的取值也和上面一致:
var obj = { prop: 37 };
function independent() {
return this.prop;
}
obj.foo = independent;
console.log(obj.foo()); // 37
這說明this的值只與函數foo作為obj的成員被調用有關系。
類似的,this的綁定只受最靠近的成員引用的影響。
在下面的這個例子中,我們把一個方法g當作對象obj.b的函數調用。
在這次執行期間,函數中的this將指向obj.b。事實上,這與對象本身的成員沒有多大關系,最靠近的引用才是最重要的。
var obj = { prop: 37 };
function independent() {
return this.prop;
}
obj.b = {
g: independent,
prop: 42
};
console.log(obj.b.g()); // 42
3、原型鏈中的this
相同的概念在定義在原型鏈中的方法也是一致的。
如果該方法存在于一個對象的原型鏈上,那么this指向的是調用這個方法的對象,表現得好像是這個方法就存在于這個對象上一樣。
var obj = {
f : function(){
return this.a + this.b;
}
};
var p = Object.create(obj);
p.a = 1;
p.b = 4;
console.log(p.f()); // 5
在這個例子中,對象p沒有屬于它自己的f屬性,它的f屬性繼承自它的原型。但是這對于最終在obj中找到f屬性的查找過程來說沒有關系;查找過程首先從p.f的引用開始,所以函數中的this指向p。也就是說,因為f是作為p的方法調用的,
所以它的this指向了p。這是JavaScript的原型繼承中的一個有趣的特性。
4、getter與setter中的this
相同的概念也適用時的函數作為一個getter或者setter調用。作為getter或setter函數都會綁定this到從設置屬性或得到屬性的那個對象。
function modulus(){
return Math.sqrt(this.re * this.re + this.im * this.im);
}
var obj = {
re: 1,
im: -1,
get phase(){
return Math.atan2(this.im, this.re);
}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modulus', {
get: modulus,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
console.log(obj.phase, obj.modulus); // -0.785 1.414
5、構造函數中的this
當一個函數被作為一個構造函數來使用(使用new關鍵字),它的this與即將被創建的新對象綁定。
注意:當構造器返回的默認值是一個this引用的對象時,可以手動設置返回其他的對象,如果返回值不是一個對象,返回this。
function Fn(){
this.a = 37;
}
var obj = new Fn();
console.log(obj.a); // 37
function Foo(){
this.a = 37;
return { a: 38 };
}
obj = new Foo();
console.log(obj.a); // 38
6、call和apply
當一個函數的函數體中使用了this關鍵字時,通過所有函數都從Function對象的原型中繼承的call()方法和apply()方法調用時,
它的值可以綁定到一個指定的對象上。
function add(c, d){
return console.log(this.a + this.b + c + d);
}
var obj = {
a: 1,
b: 3
};
add.call(obj, 5, 7); // 1 + 3 + 5 + 7 = 16
add.apply(obj, [10, 20]); // 1 + 3 + 10 + 20 = 34
使用call和apply函數的時候要注意,如果傳遞的this值不是一個對象,JavaScript將會嘗試使用內部 ToObject操作將其轉換為對象。因此,如果傳遞的值是一個原始值比如7或foo,那么就會使用相關構造函數將它轉換為對象,所以原始值7通過new Number(7)被轉換為對象,而字符串foo使用new String('foo')轉化為對象,例如:
function bar() {
console.log(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this));
}
bar.call(7); // [object Number]
7、bind()方法
ECMAScript 5引入了Function.prototype.bind。調用fn.bind(someObject)會創建一個與fn具有相同函數體和作用域的函數,但是在這個新函數中,this將永久地被綁定到了bind的第一個參數,無論這個函數是如何被調用的。
function fn(){
return this.a;
}
var g = fn.bind({ a: "azerty" });
console.log(g()); // "azerty"
var obj = {
a: 37,
foo: fn,
go: g
};
console.log(obj.foo(), obj.go()); // 37, "azerty"
8、DOM事件處理函數中的this
當函數被用作事件處理函數時,它的this指向觸發事件的元素(一些瀏覽器在動態添加監聽器時不遵守這個約定,除非使用addEventListener)。
// 獲取文檔中的所有元素的列表
var element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for(var i = 0; i < elements.length; i++){
// 當元素被點擊時,就會變成藍色
elements[i].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 {
e.stopPropagation();
console.log(this);
console.log(e.currentTarget);
console.log(e.target);
// 上面3個值是一樣的
this.style.backgroundColor = '#A5D9F3';
});
}
9、內聯事件處理函數中的this
當代碼被內聯處理函數調用時,它的this指向監聽器所在的DOM元素:
<button onclick="alert(this.tagName.toLowerCase());">
Show this
</button>
上面的alert會顯示button。注意只有外層代碼中的this是這樣設置的:
<button onclick="alert((function(){return this})());">
Show inner this
</button>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設置內部函數的this,所以它指向global/window對象(即非嚴格模式下調用的函數未設置this時指向的默認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