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春末夏初,紫紅的豌豆花開,像蝴蝶一樣盛開,枝枝繞繞。天兒漸熱,豌豆熟了,挑些個鼓鼓囊囊的胖豌豆擇下,清水一煮,出鍋濾水灑些細鹽。青嫩的豌豆糯糯的,帶著鮮甜。萱小嘴挑的,就喜這些個嘴里一夾,抓住豆柄往外一拉,鮮嫩軟爛的豆肉乖乖出了殼,不用細嚼,就已經在嘴里爆開了。一旦老了,嚼起來就費勁了。
? ? ? ? ?在嵊州豌豆俗稱蠶豆,一到立夏時節,外婆或者母親都會在這天蒸一鍋蠶豆飯,小時候不喜糯米飯的我總會在這一天吃上滿滿一碗。記憶中,等我中午放學,一碗晾涼的蠶豆飯,青青的豆子、黃脆的筍丁、紅紅的咸肉,米飯被油潤鮮香的豬油拌勻,味道簡直太贊!這是喜愛的,還有勉為其難才吃的,按慣例這一天必須每人吃兩支健腳筍,外婆總說這樣可以祈福整年腳步矯健,可那時總在吃完一支后想:要是我只吃一支,會不會有天突然一條腿不利索了,于是這小小的筍便有了沉重的擔心。吃罷,拎上一袋子蛋,那是外婆早幾日開始就從菜場里精挑細選,看著殼子硬一些、小頭尖一些,摸上去麻麻的蛋。雞蛋屬于點綴,鴨蛋特別是青殼的,必須是主力部隊,要是能從鄰居那要個鵝蛋來,那去上學的路上幾乎要飛奔而去了,魔鬼的步伐……
? ? ? ? 那時黃澤鎮校還在老校區,從上街頭晃去的路上,還有幾家必須走到門口朝屋里大喊一聲的。就如小姨娘家,站到門口先朝屋里伸兩脖子,人前怕難為情的我,期盼著姨娘能無意間看見我。若實在不見人影,就亮一嗓子,一聽到我叫喚,姨娘立馬顛兒顛兒送出來一袋子蛋,大大小小。不過,一般到這個點了姨娘定是在門口張望,只是久不見我路過,便進屋做事了。如此一路到學校,手中的袋子沉甸甸,滿當當。
? ? ? ? ?滿袋子蛋,最開心當然是“撞蛋”。一個個蛋都寶貝著呢,拎著怕掉了,拿起怕磕著。即使撞蛋,也是護得緊緊的,才不能被輕易打破。相比有些心機Boy用石頭蛋冒充鴿子蛋,一路“狂轟濫炸”下一批蛋依次就義,男孩就得意的滿教室挑釁。那時傻冒的可以,一開始總不能發現玄機,所以,我的蛋都只能以數量論英雄,待一袋子幾乎全軍覆沒,一定要悄悄留下一個,說什么也不舍得拿出來被砸個稀巴爛。
? ? ? ? 回憶起來,似乎還在昨天,很美好!很懷念!今天給丫頭也過一個節,鴨蛋、雞蛋,蠶豆飯,還有五色線手環,留到她最美的童年回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