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猶豫到底要不要寫今日創(chuàng)作,我一咬牙一跺腳,果斷打開電腦碼字(我已經(jīng)被手機玩壞了)。文章題目是看了一本書《做,才會改變》的某一章節(jié)截取的,相信大家都聽過類似雞湯的話。不過我不再認為這是雞湯了,因為我知道這本身就是真理。不信,我給你舉個反例,人常說:“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看上去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細一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這句話貌似很酷很真相的話并沒有什么真理可言。我們所謂的理想只有想,沒有理。骨感的不是現(xiàn)實,而是我們的心智。大眾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句話說的蠻好,我們中的很多人只有感覺,而沒有真正的理性去思考、分析。看到了吧,這句毒害人心的話,以后不要再講了。
很多人找借口拒絕主動,拒絕堅持,拒絕努力,活得十分被動,只有那些一點心思也不花,或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才會去解決,比如呼吸(尷尬的笑),吃喝拉撒。
我常常告訴自己一定要如何,可是我常常不堅持,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無志之人常立志”。從小到大,從大到老,我每天立下的志都能堆起一座珠穆朗瑪峰了,可是我的腳步還沒有到達喜馬拉雅腳下,不,是根本就沒有出發(fā)。我總想再準備準備,再拖延拖延,再懶散懶散……
我常常在想要怎么努力,但我從不努力,我常常擔心要怎么做才會改變,但我從來不去做。雖然我知道要成為牛人得從做牛開始,但這些都只停留在理論層面。自從做了專門看書的工作后,我就不看書了。還不如沒計劃好。
很多事,我們之所以不愿意立即去做,堅持去做,是因為它能通過簡單重復的短時間勞動就能馬上看到結(jié)果的,這種對結(jié)果的不確定使得我們失去了堅持的動力。我們要打破這種思維定勢,只有把大目標分解成無數(shù)個小目標,讓我們盡量短地得到一點結(jié)果與回報,我們才容易堅持下去。
例如,上半年學車,因為在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拿到證書,所以我每天冒著風吹日曬,不知疲倦去學車,這是近期能夠看到的結(jié)果,簡單易行,想不過都難。而寫作呢,目前來看我寫了將近兩月,但依然沒有什么實質(zhì)上的進步,甚至沒有讀者閱讀,不免會灰心喪氣。幸虧我有愛好,才把寫堅持到現(xiàn)在(其實我一點兒也不想用“堅持”二字,凡是我能持續(xù)做的事情,那便是我的本能)。至于后期效果如何,走一步再走一步,慢慢看,慢慢來。前期的進步總是緩慢的,我接受。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我若努力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慢慢地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總有一天,會被編輯找到。
放手去做,去努力改變,即便我的拆書過級被卡,我也要從容面對。不就是再加長二十幾分鐘的錄音么,我可以的。明天準備寫3-1的內(nèi)容,3-2暫定,如果可以就一起寫啦!
本篇文章大部分摘自書中內(nèi)容,作者寫得簡直滲透我的內(nèi)心,我必須將其用文字體現(xiàn)出來,并分享給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