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的產品多如天上的繁星,而真正能稱得上成功的卻沒有幾個,到底是什么導致了我們的產品多數時候以失敗告終呢?讀完第三章,我自己總結了一句話:產品的設計沒有緊跟用戶的需求。
如果你有興許了解詳細信息,還是慢慢的聽我說吧。這章內容并不晦澀難懂,很容易理解,也很貼近現實,甚至你我都身在其中。
1、一個失敗的例子
谷歌目前是一家很牛的公司,它曾經推出了一款產品叫做Google wave,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我好想木有什么印象呢,(__) ······這款產品的核心需求是整合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社交網絡、項目管理等功能,使人們的交流更加的方便。這款產品沒有發布的時候,人們對它充滿了期待,但是,短短的一年時間,這款產品就宣告失敗了。為什么呢?人們眾說紛紜,但是谷歌自己給出的答案就是:用戶對它不感興趣。
是的,市場往往是檢驗產品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唯一標準,唯一標準。任何產品都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為目的,用戶需求是產品出發的原點。用戶不喜歡的產品,概念再新,設計再美,理念再先進,又有什么用呢?
實際上,基本上所有的產品都知道用戶至上的重要性,但是,卻很難做到,這又是為什么呢?
2、往往做不到“需求導向”
這又是咋回事?
1》為商業模式犧牲用戶利益
這個深有體會。廣告,廣告,廣告,鋪天蓋地的廣告。只要產品有一定的用戶,就會不斷的接廣告,接一家還不夠,還要接好幾家的廣告。沒有用戶喜歡廣告,但是幾乎所有的app都會有廣告,難道產品不知道用戶不喜歡廣告嗎?那為什么還要讓用戶不爽強行嵌入廣告?因為商業,因為錢。廣告展現一次要多少錢,用戶點擊廣告一次又是多少錢,開屏廣告,feed流廣告,詳情頁廣告...。做產品不是做公益,要有自己的盈利方式,要有收益才能維持下去。
2》熱衷于使用流行的產品概念
曾經流行的產品概念,SNS,LBS,O2O等,曾經紅極一時,也曾有很多產品跟著潮流前進。然而,這些產品模式并不是成功的保證,他只是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否適用于自己的產品還需要產品經理的自己盤算。并不能因為概念新,就盲目的跟風,覺得很酷,但也充滿了陷阱。
首先,先確定產品模式在確定用戶需求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其次,即使這個產品模式在某個市場獲得了認可,也不代表它就在其他市場獲得成功。
3》以產品業績指標為導向
幾乎每個公司都會有績效考核,有的是以月為單位,有的是以季度為單位,有的是以年為單位,無論如何,績效和工資緊密相關,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這就導致了績效至上,績效這種東西需要看到每個階段的成果。產品上線了一個新的功能,產品經理就希望看到這個功能產生的效果如何,為了提高績效,就會強制的引導用戶去使用這個功能(讓某個按鈕不停閃爍,或者功能引導),但是并不是所有用戶都想要使用這個新功能,有些用戶甚至覺得它是累贅,并不喜歡。要想贏得更多用戶,在完成指標時,產品應該堅守一個前提,那就是充分尊重用戶,尊重用戶的需求。這一點,恐怕只有很少的產品經理才能做到。
4》在老板面前不能堅持己見
哈哈,這個就更普遍了。我經常聽到產品或者設計說:這個功能是老板要的,必須要做!這個時候,作為程序猿竟無言以對。工資是老板發的,老板的需求好像沒有理由不滿足。產品經理往往變成了其他部門和老板的傳話筒,產品需求不是來自于用戶,往往來自于公司內部。產品經理很少有堅持己見,而是一味地妥協,甚至為了讓方案通過,主動迎合老板的想法,最后做出來的是不是真的符合用戶需求好像并不重要了。在這一點上,我想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都會深有體會,我就不再贅述了。
3、難以捉摸的用戶需求
用戶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用戶說出來的需求真的就是他想要的嗎?其實沒那么簡單。
1》用戶的需求往往是不清晰的
如果每個用戶都能像產品經理一樣把自己的需求說的條理清晰,甚至寫成prd文檔,那還要產品做什么呢?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很多產品經理在整理需求的時候,往往自己都沒有想清楚,而是像用戶一樣說我就要怎樣怎樣,而不考慮實際的上線時間,開發成本,用戶是否需要。用戶在闡述自己需求的時候往往加入了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喜好,比如,用戶說,我想要一匹馬,而他真正的需求可能是想要更快的交通工具。用戶說想要10米長的電話線,實際他想要的可能是在任意位置使用電話。用戶會無意識的將自己真正的需求藏起來,然后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出產品的解決方案,而這些方案往往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這就需要產品經理去仔細的詢問,耐心的整理,優化解決方案,最終給出一份合理的開發文檔。
2》用戶的需求存在個體差異
這就更好理解了。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審美,經驗,性格差異太大,對產品的需求也就是千差萬別。比如說,同一款產品皮膚,有人說紅色好看,有人說綠色好看,還有人說粉色更好看。眾口難調,這就增加了產品需求的復雜度。這個時候,就需要產品經理注意兩點:1.不把自己的需求當成用戶的需求,不要認為自己喜歡的,用戶就一定喜歡;2.不把少數用戶的需求當成多數用戶的需求,不要浪費過多的精力在一些邊緣的需求上。
這里多說一點,我碰到的產品很少能做到不把自己的喜好加入到產品當中的。碰見過一個這樣的產品,他自己特別喜歡狗狗,不知道通過什么手段,竟然在產品的一個頻道中加入了‘狗狗’這個頻道,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3》用戶的需求總是在變化
這個對于產品來講或許感覺沒什么,但是,但是,但是,對于程序猿來講是最最最最討厭的一件事了!重要的事說三遍,最討厭,最討厭,最討厭!不過,話說回來,用戶至上嘛,如果是合理的需求變更,我們改!如果是無理要求,只改還不給時間,非得通宵去改,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而這種說不過去的情況卻又實實在在的存在著,于是,程序猿加班變成了常態。或許我的觀點過于片面,你要是反駁我,我也不會說什么。
總之,產品經理如果能在用戶需求和程序猿的實現之間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在各個部門之間起到粘合劑的作用,而不是導火索,那這個產品經理一定會收獲滿滿。
(__) 嘻嘻……最后呢,祝大家工作愉快!進步多多!
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