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看了遍《紐約,我愛你》,比起兩年前看時多了些感覺。
記得當(dāng)時飛機剛降落拉瓜迪奧機場,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航班延誤行李出問題又未能和朋友溝通好,心里十分沮喪。當(dāng)一切安排妥當(dāng)出機場門后,卻有種莫名的熟悉,從車窗外的雨天開始,那份親切一滴一滴地滋長。
說來也很奇怪,在紐約的時候并不覺得它怎么樣,回來卻越來越想念,或許是因為住在朋友那里,或許純粹是因為它讓我有家的感覺。
就是這份熟悉,紐約給了我前所未有的大膽。在加州呆了一個多月還是會看看周圍人在干什么怎么做的,而在紐約,在地鐵里、在街頭、在商店,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顧旁人的眼光,就跟在家一樣隨意。當(dāng)然了,這座城市沒人管你做什么,大家也不管別人在做什么,他們喜歡打破陳規(guī)。沒有加州人在陽光下的笑容,這里更多的是臭臉,要說它冷漠也行,但這卻讓我覺得自在,自己在干自己的事情多自由呀,沒那么多事要介意不會沒事總要用笑容去面對。愛干嘛干嘛。
現(xiàn)在想來有很多記憶碎片值得玩味,如同電影那樣構(gòu)成了一個個小故事。
當(dāng)我拖著行李來到學(xué)校等人時,天空還飄著零星小雨,我就在校門后的一棵樹下避雨,一會而站著一會兒坐著,看著一只小松鼠跳來跳去,沒事兒發(fā)點聲音逗逗它。有對情侶路過也發(fā)現(xiàn)了小松鼠便開始嘻嘻笑笑地拍照,我們在不同的角度挑逗小松鼠,當(dāng)目光相聚時便會心一笑,今天我都可以想象到那是種多默契的笑容。大約等了十幾二十分鐘,期間校門口的保安大叔有向我這邊張望了幾下,我沒睬他,他也沒管我,這也是種默契。
第二天在洛克菲勒大樓附近的面包咖啡店喝點東西,由于坐在外邊,突然暴雨來襲,我們真是措手不及只能兩個人輪流撐把傘頂在頭頂上繼續(xù)聊天喝東西,可是畢竟雨勢太大抵擋不了。旁邊一桌的兩位大叔大媽便喚我們過去躲雨,因為那桌有大的露天傘,從他們的口音聽出來是游客。就這樣大家也沒說什么話,只顧看這雨嘩啦嘩啦的下來,恍惚間想點小心事,盼著雨勢快小些。后來,我們便離開了那家店想去別處逛逛,沒想到雨又大了很是無奈,只能躲進(jìn)了一通往地下的透明電梯里,有趣的是之后又來了幾位避雨者,在這小小的玻璃櫥窗里,裝著這些個來自天涯海角的人,各懷心事。為此,隨手拍了張照片記錄下當(dāng)時的心情。
第三天沒方向的暴走后,走進(jìn)條相對僻靜的小路,由于迷了路便向街旁一家小店打探,走近一看原來是加裁縫店,五顏六色的布匹和針線,一位婦女正踩著縫紉機,我們進(jìn)來打擾問路時,她便和另一頭的一位男士互相交談確認(rèn)哪條路更近,當(dāng)時覺得特別溫馨。按他們的提示,我們穿過了中央公園,呵,中央公園,坐著躺著散步著的人,推著嬰兒車或是陪小孩游玩取樂,有的遠(yuǎn)不止這些,很多故事都曾在那里上演或是正在上演。
這天往回走時路過一條街上有許多飯店,我們就進(jìn)了家法國餐廳。路邊坐落著并不奢侈反倒是很隨和,有我喜歡的鋪著格子桌布的小圓桌。印象深刻的是旁邊一桌的當(dāng)?shù)匦〖彝ズ苄腋5木鄄?,孩子和爸爸媽媽,簡單又溫馨。印象更深刻的是超好吃的一條類似于微微烤過的魚,我和朋友也沒講太多的餐桌禮儀,本來就是很隨意的一家餐廳而且美國人沒那么多講究,在紐約大家又喜歡講break the rules,所以就把那條魚給分著吃了,確切的說基本每道菜都分著吃了。不過那家餐廳最印象深刻的是那個超帥的waiter,每次上菜都是帶著真誠溫暖的笑容,所以每次他路過我都對他微笑,真是好溫暖的感覺,要知道溫暖在我看來是終極稱贊了。那時候點了一份湯但是味道不習(xí)慣,他態(tài)度超好地讓我們重點了份,結(jié)賬時發(fā)現(xiàn)舊的那份嘗了一口也沒算錢,于是小費就給了多點嘿嘿。
說到晚餐還有次五點肚子就餓了,同學(xué)便帶去了一家住所附近吃Hibachi的日本餐廳。去得早空落落的,日本師傅就在我們面前耍起了刀工,還時常加點趣味表演,“撒尿小油瓶”噴火,變各種形狀,然后盛到我們盤子里,在《老爸老媽的浪漫史》里有一集就有這表演的??傊以谂赃吙吹煤軞g樂,沒事稱贊鼓掌笑笑,但我同學(xué)完全不吃這一套,直道無聊,愚弄老百姓。在這之前都不知道Hibachi這種料理,回來后也沒找到過,哎。真覺得那師傅挺逗的,有時候是需要些“低級享受”的么。
最后一天,一個人去了紐約和新澤西州交界處的一個outlets,說來很無聊。那天紫外線太強大,不知道是不是在郊區(qū)的原因,空曠得太陽直射下來都沒有遮擋物,簡直被曬死。中午逛累了在一家星巴克買了點面包,可惜里邊位子早就被占滿了,外邊又沒地方休息,又累又曬的我便坐在這家店櫥窗門口的臺階上吃起了東西,總算能歇歇腳了。過了幾分鐘旁邊也坐過來兩個拎著大包小包的夫妻,拉丁裔的樣子。我們離得有一兩米遠(yuǎn),彼此打量了下,心照不宣地在此處停留暫歇。
那天回去的車上收到條在Berkeley室友的短信,說是也來了紐約想見個面。于是就在哥大圖書館前的大石階上碰了頭聊會兒天,那里散落著很多人,誰叫這校園那么小呢。說著說著一個四川的留學(xué)生聽到我們說中文便插了進(jìn)來,我們問她:“你們學(xué)校也那么小么?”她答道:“我們學(xué)校在市中心,沒校園的,就一幢高樓,頂上圖書館,底下游泳池,中間教室之類的?!北焕椎降耐瑫r也體會到了紐約的寸土寸金,至于那位留學(xué)生報出來的不知名的的大學(xué)名也早已忘記了。那個傍晚,很多人就這么散落著,看著天色漸黑,有些不舍,因為第二天清晨我就在飛機上了。
回來常和朋友說:“在紐約呆了三四天,好似住了三四月?!边@是我最大的感觸。這座城市有很多缺點,臟、亂、擠,隨意闖紅燈(break the rules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這里也沒有加州人的熱情與燦爛笑容??墒悄阍诩~約就會覺得你站在世界的中心,因為這里有來自全世界各個地方的人,各色各樣的人,在這里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201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