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時候,母親跟奶奶經(jīng)常吵架,那時候覺得奶奶在欺負媽媽,倔強的想著幫媽媽出氣,于是去跟奶奶理論,但是母親這時候卻阻止我不許這樣,在她的觀念里,我這樣做是“大逆不道”。現(xiàn)在想想母親很“睿智”,她用自己的理智和善良大度教誨我所謂的“孝道”。雖然那時候的我不懂得更多的道理,也不會克制自己的情感,但是母親那一代人的處事方式還是有影響到我。
? ? ? 我們那個年代的孩子不像現(xiàn)在的孩子有來自長輩們源源不斷的關愛,物質(zhì)上的,精神上的。八十年代的農(nóng)村,物質(zhì)普遍的匱乏,長輩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偶爾一次的“關愛”,會讓孩子們欣喜若狂,甚至終身難忘。
? ? ? ? 八歲那年,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病,打針吃藥弄了好久才康復。爺爺看我喜歡吃面包(就是那種老式面包,前段時間我看蛋糕房有賣的,買了,兒子也喜歡吃)于是在趕集的時候特地去“食品站”(那時候沒有超市,更沒有面包房,蛋糕店了,鎮(zhèn)上有個專門做糕點,賣副食品的作坊,好像還是國有制的)花了一塊錢買了一袋,回來的路上經(jīng)過糧局門口被一流浪漢搶走了,這個流浪漢有精神病,常年在鎮(zhèn)上搶路上行人手中的食物,跟我年齡相仿的小伙伴們估計還有印象。爺爺一氣之下跟流浪漢打了一架,邊打還邊說“這是買給我孫女的……”很顯然那天爺爺?shù)拿姘覜]吃上。但是這件事卻讓我印象深刻,后來想起依然感動……
? ? ? ? 印象中我們跟爺爺奶奶關系不親密,再加上母親跟奶奶關系不和睦,所以那時候覺得也沒太多的感情而言,更不喜歡他們……甚至母親每次做了好吃的讓我們送過去給爺爺奶奶,我都不解,也不樂意去送。后來長大了,離開家鄉(xiāng)了,每每想家的時候,思念父母的時候還是不經(jīng)意間想起兩位老人家的。這可能就是血濃于水,永遠也斷舍不斷的親情吧!
? ? ? ? 爺爺去世的時候我正在實習,還是考核階段,家人沒告訴我爺爺去世的消息,包括弟弟也沒有,因為弟弟那時在部隊,怕請假有影響。后來我放假回家得知爺爺早已離開人間,我再也沒控制住,跪在爺爺遺像前哭了好久。其實早在得知爺爺?shù)貌r我心情就不好了。
? ? ? ? 奶奶是在爺爺走后第三年去世的,我仍然是那個哭的最傷心的人。可能我自己都無法想象,鄰居們也很意外,那個曾經(jīng)找奶奶理論,對奶奶各種不滿的丫頭會這么在乎她,思念她?
? ? ? ? 那個年代的農(nóng)村老人很多是沒讀過書的,當然談不上什么見識了,我小時候就經(jīng)常聽到一些重男輕女的話:“女孩子不需要讀那么多書,以后都是別人家的人,讀多了也便宜別人了……”后來想想自己慶幸,因為我的爺爺奶奶沒有類似的情況。清楚的記得小時候我喜歡看嬸嬸用縫紉機做衣服,我就想以后也想做“裁縫”,奶奶當時就很生氣得告訴我“傻孩子,你應該讀書的,將來要讀大學的,要到城里去生活的,只有學習不好的才回來做裁縫的。”哈哈,有時候腦洞大開地一想如果奶奶當時也跟村里其他老人家一樣,我說不定現(xiàn)在就成了一名“服裝設計師”,或者是“高級裁縫”啦,現(xiàn)在私人訂制這么吃香,我可能混的比現(xiàn)在好得多了,當然這是玩笑了。
? ? ? ? 母親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前面說奶奶跟母親經(jīng)常吵架,但是母親還盡量恪守著她作為一個兒媳婦的職責,首先她照樣按時按量的交贍養(yǎng)費,再次家里有好吃的,她還是讓我們送過來給爺爺奶奶吃……這點我當時還很不解。
? ? ? ? ? 其實世上并不是每個善良的人都會被溫柔對待。從小母親對我跟弟弟都跟嚴格,我倆是那種在外面受了委屈從來不回來說的,因為說了媽媽也不會給你撐腰出頭,有可能還要挨罵挨揍,因為在母親的觀念里跟別人打架,發(fā)生矛盾自己也有錯。只是母親那時候并不明白,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這么認為的,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這么教育自己孩子的。母親的這個觀念在我后來的婚姻生活中被我徹底推翻,這也是我唯一不認同母親的地方。
? ? ? ? 雖然我不會延續(xù)母親那套教育模式教育我的下一代,但是母親極度的寬容心,是我不曾具有的,也是我需要學習和借鑒的經(jīng)驗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