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目:《從0到1》
閱讀時間:20:30一21:30
閱讀方式:快讀
閱讀心得:
看完了,卻不能幫助我從0到1,創造與閱讀別人的成果無關,整本書最大的收獲是:1、道路有很多,你正在走的未必最好或最壞,但肯定不是唯一對的;2、差異化競爭其實不夠差異化
今天分享一下特斯拉如何成功的:
1、技術
特斯拉的技術很先進,其他汽車公司者都依賴于它:戴姆勒采用特斯拉的電池組,奔馳采用特斯拉的動動力系統,豐田采用特斯拉的發動機。通用汽車公司甚至組建了特別小組追蹤特斯拉的動向。但是特斯拉的巨大技術成就不是單個的零件或組件而是將許多組件融合為優良產品的能力。特斯拉S型轎車,從車頭到車尾設計得都很優雅,它不是只把所有零件組合起來而已:《消費者報告》對它的評價是有史以來最高的,《機車潮流》和 《環球車談》雜志稱其為2013年度風云汽車。
2、時機
2009年,根據大環境很容易推測出政府會繼續支持清潔技術公司:“綠色工作”是政府要務,聯邦基金早已指定要撥款,國會也看似要通過碳排放總量管制與碳交易方面的法案當其他人認為巨額補貼將不斷流入時,特斯拉首席執行埃隆·馬斯克看到的卻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特斯拉成功地從美國能源局貸款465億美元在2000年年中,近5億美元的資助是不可想象的,就算是現在也是不可想象的,而特斯拉抓住了那一稍縱即逝的時機。
3、壟斷
特斯拉是從掌控小的次級市場起家的,即高端電動車市場。從2008年第一輛電動敞篷跑車下線,特斯拉的銷量只有3000臺,但是按每臺109萬美元來算,就是個不小的數字。從小做起使特斯拉能夠進行必要的研發制造價格稍低的S型汽車,如今特斯拉依然擁有豪華電動轎車市場。2013年,特斯拉轎車銷售量超過2萬臺,現在正處于擴大市場的關鍵時期。
4、團隊
特斯拉的首席執行官是很棒的工程師,也是杰出的銷售人員,因此,他建立的團隊兩者都很擅長,也就沒什么可驚訝的了。埃隆如此描述他的員工:“進入特斯拉,如同你選擇進入特種部隊。進入普通軍隊也很好,但在特斯拉工作,你就選擇了接受挑戰。
5、銷售。
多數公司低估了銷售,但特斯拉認真對待,它擁有自己完整的銷售鏈。其他汽車公司依賴于獨立的代理商,就像福特和現代雖然制造汽車,卻依賴別人銷售汽車。而特斯拉不自己的店里銷售、維修自己的汽車。這種做法讓特斯拉的先期成本高于傳統的代理商,但是長遠來看,它能掌控客戶體驗,強化特斯拉品牌,為公司節省資金。
6、持久。
特斯拉有先行—步的優勢,而且比其他公司發展更快--這也就意味著其領先地位在未來幾年將會擴大。成為別人夢寐以求的品牌極為清楚地表明特斯拉已經有所突破:買車是人們一生中做出的重大購買決定之一,所以要贏得客戶信任實屬不易。不像其他汽車公司,特斯拉的創始人依然掌管著公司,因此公司發展的速度不會很快就慢下來。
7、秘密
特斯拉明白,在清潔技術領域里是時尚在激發關注。富人尤其想要顯示出夠“綠”, 所以特斯拉決定制造使車主看起來酷酷的汽車,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甚至將他的普瑞斯換成了昂貴的(看似昂貴的)特斯拉電動跑車。普通的清潔技術公司圍繞差異化進行競爭時,特斯拉則圍繞如下秘密打造出獨特品牌:清潔技術與其說是環保必需的技術,不如說是一種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