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奮斗的目標在哪里?我們為什么要這么做?我總是被困在這樣的循環里不能自拔。
生活的意義在哪里,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我又能創造出什么?
比起得到的,我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付出。
對生活的,對環境,對周遭。
自己能得到的屬于自我滿足的成分,而自己的付出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感。
自己存在的意義。
有的時候意義總是忽明忽暗的在旁提醒我,生活為的是什么。
雖然不夠真切,但我最后都是朝著自己能有所為的方向走去。
生活讓我覺得乏味,所以迫切的想要去體現自己的價值,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
與親人,與朋友,與相伴一生的人,與子女,我的存在價值不盡相同。
每個人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讓我們能體會到生活的標配,有些人得過且過,有些人覺得自己可以做的更有意義一點。
這是相對的,因為意義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同的。
但體會了標配之后就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嗎?
到了什么年紀,就該做什么事情,好像不做就不正常了一樣。
而實際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沒有固定的方式,每個人都有選擇權。
哪怕一點點的變動也是自己細小的選擇下所產生的結果。
然后這些固有的方式反而讓我們舉步維艱,寸步難行。
我們默認了這些標配,為了家人,為了某些事某些人,總是有各種問題來牽絆,干涉我們的選擇。
最后發現其實我什么都做不了,也只能這么選。
而這么做的原因已經模擬兩可,這么做自己的感受也已經是其次了。
生活給我們蒙了一面紗,讓我們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真切,什么都無所謂了,就知道我需要這么做。
究其原因,我們總是用生活兩個字來形容。
??!這不就是生活嗎?
生活就是這樣的,我們沒得選擇,因為就是這樣的,就像威嚴的規則一樣,控制著我們的行為。
我們沒有選擇,這是真的嗎?
其實不是,很多人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最后的結果當然只有自己知道,這樣做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想要的。
自己想要的其實很重要,我們如果是來體驗生活的,那自己的想法就是想當然的重要。
沒有了自己的想法,那生活的意義就不夠明確了。
就是因為做了自己的選擇,所以每個人的生活產生了不一樣的道路。
生活其實不背鍋,很多事不是生活給予我們的,而是我們的選擇造就了現在的人生。
這本來無可厚非,我們的逃避讓生活變得復雜,但生活的難度讓我們選擇了逃避。
生活其實沒有那么簡單,但逃避是相對來說最簡單的。
如果逃避能解決很多問題,那就沒有了難能可貴。
很多事都是有難度的,我們在這有難度的生活中尋找自己的中心點,做自己能做的事。這樣我們就不會愧對自己的一生,不會虧欠自己。
生活想要告訴我們什么?我又想說明什么呢?
其實我一點都不知道,我知道這是我對生活的的感受,可能對于每個人來說可能不能完全贊同,畢竟“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想法”。
生活沒有絕對的答案,但有相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