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掉懶癌拖延癥的誤區,你中了幾槍?
我絕對是拖延癥重度患者,不論是拖延癥、沉溺社交媒體,都或多或少與自控力有關。聽過許多關于戒懶的方法,《自控力》這本書出現的頻率頗高。
這本書受到心理學研究者,意志力訓練者的推崇。借著參加熊貓閱讀的契機,得以閱讀了這本書的精華版,這本書打破了我對自控力的那些誤區,也許,你也會中槍哦?
誤區一:獎勵和懲罰都是鍛煉意志力的好方法
真相:意志力鍛煉不應當通過獎勵維持;意志力鍛煉也不與道德掛鉤
我的口語小組里探討了拖延癥這個小話題,一個同學分享到,比如如果每天去鍛煉,放一塊巧克力在跑步機上,運動完了才能吃。
這樣的訓練方法,其實是類似巴普洛夫的狗的搖鈴實驗,把意志力當做應激反應來訓練。
而自控力在這本書里的生理基礎,是大腦前額皮質,是人特有的能力,而非無意識的選擇。這樣的獎勵懲罰,會把多巴胺的渴望,與快樂混淆了起來。補償的渴望常常使我們墮落,向誘惑屈服。比如,我們可以說,那這個巧克力不吃了,我今天不運動了;或者,如果不運動,只是懲罰我不吃巧克力,那么我就可用不吃巧克力的代價,換來不運動。
不過呢,書中提到“獎勵的承諾不一定能帶給我們快樂,但沒有獎勵的承諾,我們一定會不會快樂?!北薏?、鼓勵自己,當然是比獎勵更好的方式,但我們不能夠過于依賴獎勵的訓練方法,比如轉移注意力、或者把“我不要”轉化為“我想要”,通過意志力鍛煉,都是比獎勵更加“人”性化的方式。
誤區二:煙盒上“吸煙有害健康”的標識有效減少了香煙銷售
真相:恐懼的威懾,讓煙民產生了“那又如何”的心理反應
香港的香煙上印刷的吸煙有害健康的圖片可謂觸目驚心,從慢性病到性能力,容顏到身體損傷一一提及。我一直以為這些圖片是有利于煙民感到罪惡感的有力手段。
不過在和煙民們相處的過程中,我感覺他們一直是無視這些警告的?!蹲钥亓Α愤@本書告訴我們,原來是煙草公司充分利用了恐懼的威脅,讓煙民在恐懼的驅使下,更加容易屈服誘惑。解決方案是,正視恐懼,與恐懼和諧相處。
誤區三:只有完全控制欲望才能更好自制
真相:適當放松對欲望的控制,與欲望和諧相處
We are all human, 我們都是人,有七情六欲。完全的禁欲只有修行極高的僧人和修行者能夠實現。并不是說在訓練意志力的過程中,就需要遵守一切清規戒律;過度的自制力還會引起情緒崩盤,甚至抑郁。
要知道,實現長遠目標的“我想要”,和實現這一目標路途上會經歷的種種小成功,并沒有直接關系。適度地放棄自控,反而可以減少壓力。
誤區四:反復提醒自己要戒掉的壞毛病,就能成功
真相:增強否定,就是增強提醒
有減肥者會把“不準吃甜品”的標語貼到冰箱上。其實,樣做的反作用是,每當看到這個提示,都會想到“甜品”。
《自控力》書中提到的“諷刺性反彈”說的正是這個問題。與其反復刺激“我不要”的事情,不如把“我不要”,變成“我想要”,比如“我要喝健康的黃瓜汁”;正視這些誘惑,與他們和平共處,而不是過分地強調。
同時,愛上閱讀、瑜伽、健身、冥想、聊天、有創意的愛好:來代替抽煙、喝酒、放縱等惡性解壓方法,更是事半功倍。
誤區五:群體行為跟我的自控力沒有關系
真相:群體誘惑與群體鼓勵,都是與自控力有密切關系的
書中提到“每個人都不是孤島,相反我們是社會人,我們生活在社會編制意義之網中?!?/p>
個人選擇很大程度會影響他人想法、意愿和行為的影響。社會認同是自控力的支柱。良好的氛圍驅使可以幫助實現“我想要”。所以參加閱讀小組、英語小組,背詞小組……都是提供正能量氛圍,和集體一起進步的對抗懶癌好方法。
相反,如果經常與抽煙、愛打小報告、喜歡晚睡的朋友一起,也容易受到他們的影響。
這里是斯坦福心理學家《意志力》這本著作的幾點小分享。
看完幾個誤區,關于自控力,是不是有了新的認識?這里的小觀點,你get了么?
書中還有很多詳實有趣的實驗、概念,有興趣,不妨拿起書本,閱讀從此開始。
文章首發于「靜靜的餅干罐」微信號:jingaifenxiang
生活不應只有眼前瑣事,還應有詩和遠方。這是一個十分有愛的地方,在這里我們有一幫朋友隨時隨地分享電影、文學、音樂、語言相關的點點滴滴……,關注我們,為你的微閱讀帶來一點清新。